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含義
教師由一名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或教育家型教師的發展過程。包括兩方面:
一是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過程,教師通過自身反省和反思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態度上實現個人成長。
二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即外力促使教師提升的過程。
答案二:所謂教師專業發展,是指一個人歷經職前師資培育階段,到在職教師階段,直到離開教職為止,在整個教職生涯過程中,都必須持續學習與研究,不斷地發展專業內涵,以逐漸邁向專業成熟的境界。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
1、漫長性
2、生長性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
(一)專業理念
包括:專業態度、教育理念、專業道德
(二)專業知識
包括:
本體性知識:是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等。
條件性知識:是教師所具有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等。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靈活完成教學實踐活動所具備的知識,如一般教學法知識。
文化知識: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知識。
(三)專業能力
1、教學設計能力
2、教學語言能力
3、教育教學交往能力
4、組織和調控課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提高即收獲”是中小學教師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創新能力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
1、關注生存階段
處于這一階段的一般是新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最擔心的問題時:“學生是否喜歡”“同事如何看我”“領導覺得我干得咋樣”等等
2、關注情境階段
關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課的內容,關心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
3、關注學生階段
考慮學生個別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能否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路徑
1、觀摩和分析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是指以少數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
這是訓練新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3、進行專門的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波斯納的教師成長公示:經驗+反思=成長
科頓等人:教師反思框架
布魯巴奇:四種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記。在一天教學工作結束后,要求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并以其指導教師共同分析。
(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教師們對此進行討論分析。
(3)交流討論。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生的問題。然后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為所有教師及合作學校所共享。
(4)行動研究。為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以及研究者用以進行調查和實驗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進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則的研究,而是直接著眼于教學實踐的改進。
代表人物:庫爾勒 ·勒溫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2)注重對教師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3)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
(4)鼓勵教師身體力行,知行統一;
(5)促進科研,發展教師的批判思維;
(6)加強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