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讀過“四大名著”嗎?書中是利用什么樣的形式來講述文中的故事的?
學生思考回答(文字、圖畫)
教師總結:好的文章,配上一幅插圖,使作文更富有感染力,同學們想不想為自己的作文配上插畫呢?引出課題——《作文插畫》
(二)組織教學
教師創設情境,朗讀文章,引導學生“聽聲配畫”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對應文章的?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總結:根據文章的人物、情節。
教師繼續提問:文中表現的事件有趣還是圖畫表現的事件有趣呢?為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圖和文是相輔相成的,插圖能對文章起到詮釋和增色的作用,使作文更富有感染力。
(三)欣賞范作,認識插圖
教師誦讀《捉老鼠》的文章,引導學生聆聽,并提問:文中講述的是什么場景?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捉老鼠。
教師繼續提問:文章中講到了那幾個人物?如果讓你來做一幅小小的插畫,你的畫面中會畫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回答:奶奶、爸爸、我;我和奶奶、爸爸在家中一起抓老鼠。
教師繼續展示插畫師為這篇文章制作的插圖《捉老鼠》,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他的畫面與你的畫面又怎樣的不同?看完插畫師的作品你還想為你的畫面增添些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人物的面部表情,使畫面更加生動。
(四)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教師示范為作文畫插圖的要領。(如圖所示:隔壁班同學作文《春天來了》)
1.提煉作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節;
2.用鉛筆構思構圖(要求構圖合理);
3.用鉛筆畫出大形(要求造型準確;
4.細節描繪(要求線條流暢);
5.用彩色筆或水彩筆顏料著色,完成插圖(要求色彩和諧)。
教師巡堂輔導學生創作插圖,對于在把握人物形象、五官、神態的描繪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幫助。
(五)展示作業,相互評價
學生之間互相觀摩欣賞,評一評、說一說誰的插圖畫得好。教師點評并表揚構圖合理、色彩和諧、線條流暢、造型準確的插圖作品。把大家的作品匯集起來,制成一本班級作文插圖集,放進學習檔案袋。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為作文畫插圖學會了什么?同學們各抒己見,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談一談什么是插畫?
【參考答案】
插畫在中國被人們俗稱為插圖。現如今通行于國外市場的商業插畫包括出版物配圖、卡通吉祥物、影視海報、游戲人物設定及游戲內置的美術場景設計、廣告、漫畫、繪本、賀卡、掛歷、裝飾畫、包裝等多種形式。延伸到現在的網絡及手機平臺上的虛擬物品及相關視覺應用等。
2.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什么形式出現的?
【參考答案】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目前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刊記確切年代的則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剛般若經》中的扉頁畫。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應用范圍擴大到醫藥書、歷史地理書、考古圖錄書、日用百科書等書籍中,并出現了彩色套印插畫。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刻書行業。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插畫的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內封面或扉頁畫和牌記等。
您也可以關注微信獲取教師資格面試真題答案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微信
微信號:wantiku202
微信賬戶:萬題庫辛老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