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溫度逐年升高……全球變暖與大氣中哪種氣體濃度的上升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師引導】大氣中CO2來源與哪里,為什么會引起全球變暖,這對于我們的生態環境有哪些影響?這節課共同學習《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
環節二:講授新課
【多媒體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圖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有哪些產生二氧化碳的行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為。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徑和消耗途徑:人和動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卻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多媒體播放】實驗:“模擬生物圈的實驗”。
【學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的同時也會向外輻射熱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吸收地球向外輻射的部分熱量,也會將部分吸收的熱量輻射回地球,這樣就不會造成地球表面的溫度過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穩定,地球表面的溫度恒定或者變化不大。但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這種效應會加強,因此會引起地球表面溫度升高。
【提出問題】溫室效應加劇,對我們生態環境的有哪些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海平面上升,部分島嶼、居住地會被淹沒;2.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4.動物們失去棲息地。
【提出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小“溫室效應”的危害?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2.使用清潔能源;3.植樹造林;
環節三:練習鞏固
1.導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A.制冷工業 B.森林遭破壞 C.大量使用礦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的知識,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徑以及消耗途徑;溫室效應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業: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形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都有哪些。
【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