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將于2018年1月6-7日進行,部分地區延長至8日進行。考試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生回憶整理相關面試真題。您也可關注“萬題庫教師資格考試”微信獲取面試真題答案!
初中語文《木蘭詩》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1月6日下午廣東省深圳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基本要求:
1.熟讀課文 ,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3.合理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
1.請問你設計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為什么這樣設計?
2.請簡要介紹一下樂府詩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隨后講故事: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芳百世,流傳海外。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詩歌誦讀
、俳處熡懈星榈卣b讀,幫助學生疏通文義。(重點點撥:惟、愿、市、旦、度、策、強、將、著、貼、火、走、安等詞語。)
、趯W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把握情感。
2.整體感悟
、僭诶首x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概述故事情節。
、谠诟攀銮楣澋幕A上,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
明確:
第一部分(1—3段)――替父從軍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戰
第三部分(5—6段)――勝利歸來
第四部分(第7段)――結尾附文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用PPT展示如下問題,請學生在同桌之間討論,教師點名回答并進行點撥。
、倌阌X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a.“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b.“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c.“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概
d.“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薄荒綐s華富貴,甘愿過普通百姓的生活。
e.“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花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有英雄氣概,是古代杰出巾幗英雄的代表,從代父從軍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品味語言
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例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薄八窔鈧鹘痂,寒光照鐵衣!薄皩④姲賾鹚,壯士十年歸!(介紹對偶、夸張、互文)
(教師總結:僅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斗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四)拓展延伸
詳略手法: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學生四人一組討論,教師總結明確。
(五)小結作業
1.描寫家人團聚場面,字數300字。
2.背誦全詩。
【答辯題目解析】
1.請問你設計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設計?
【參考答案】
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我設計了三維教學目標,分別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首先是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惟、愿、市、旦、度、策、強、將、著、貼、火、走、安”等,掌握它們的讀音、詞義,能自己閱讀、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所以通過學習課文,學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漢語知識是我這節課的基本目標。
其次是過程和方法目標:首先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賞析花木蘭的人物形象;通過品味人物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兒女情懷和英雄氣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本文詳略的安排,體會作者用意及表達效果。
最后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花木蘭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人民一直稱頌的女中豪杰,體會她替父從軍的剛毅勇敢的性格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文的品讀,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樸實和愛國精神。
2.請簡要介紹一下樂府詩。
【參考答案】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兩漢的“樂府”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武帝采詩,除為考察民隱外,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以供娛樂;魏晉六朝時,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唐代指批判現實的諷刺詩;宋元以后也稱詞,曲為樂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