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演示書法,學生觀賞,提出問題:中國畫的繪畫工具有哪些?學生交流回答,教師總結引出筆墨紙硯從而引出課題《文房四寶》。
(二)直觀感知
1.展示筆墨紙硯提出問題:結合課前搜集的材料說一說對文房四寶的了解。
學生思考,教師總結:湖筆、宣紙、徽墨、端硯。
2.教師展示筆墨紙硯,并且引導學生對筆、墨、紙進行體驗嘗試,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學生嘗試,教師總結:毛筆的柔軟度、宣紙的吸水程度、墨色的濃淡均有不同的變化。
(三)形式分析
1.引導學生觀察毛筆,說一說毛筆有哪幾部分組成?毛筆的起源是什么?
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總結:毛筆由筆管和筆毫兩個部分組成,筆毫分兔毛、羊毛、狼毛或其他動物的毛等材料加工而成。毛筆相傳是秦朝監督修筑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
2.提出問題:墨色有什么變化?怎樣表現出來的?動手試一試。
學生動手嘗試,教師總結: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通過加水來表現。
3.展示生宣與熟宣,引導學生分析宣紙的不同?
引導學生在生宣與熟宣上進行描繪,總結出宣紙有生宣與熟宣之別。
4.出示硯臺圖片,提出問題:同學們對于硯臺有什么了解呢?你知道哪些名硯。
教師講解硯臺常識:硯臺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臺是石硯。漢代由于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于是硯臺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銅硯、陶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等。四大名硯:端硯(廣東)、歙硯(安徽)、洮河硯(甘肅)澄泥硯(山西)
(四)總結欣賞
1.總結文房四寶的基本知識,包括發展、組成、特點等。
2.教師設置課堂活動:說說你搜集到的關于“筆墨紙硯故事”;運用“文房四寶”知識欣賞和評議作品。
(五)小結作業
1.學生交流從本節課獲得的“文房四寶”知識。
2.課下搜集文房四寶的相關資料,下節課分享。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你知道“宣筆”的由來嗎?請說明
【參考答案】
關于宣筆的由來,自古就有蒙恬造筆說法。秦將蒙恬率軍南征伐楚,行至宣城境內。蒙恬發現中山兔肥毛長,質地最佳,于是以竹管為筆桿,兔毛(又稱紫毫)為筆頭制作毛筆,世人稱“蒙恬筆”,為宣筆的鼻祖。
2.說一說中國畫的特點?
【參考答案】
中國畫亦稱“國畫”或“水墨丹青”(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是運用中國獨有的工具與材料,將詩書畫印為一體的繪畫形式,其造型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繪畫是表現畫家主體的胸臆,寄托高尚的精神的媒介。
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是以線為主的筆墨,用中鋒等筆法作畫,以線造型——書法入畫——講究筆墨,是中國畫發展的一條主線。
中國畫講究意境。“骨法用筆”是中國繪畫傳統技法中的精髓,主張筆到意到,意在筆先。“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原則是中國畫寫意的核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