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將于2018年1月6-7日進行,部分地區延長至8日進行。考試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生回憶整理相關面試真題。您也可關注“萬題庫教師資格考試”微信獲取面試真題答案!
小學信息技術《訪問網站》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任務驅動導入:
【教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啊?
【學生】獅子、老虎……
【教師】這是老師去動物園拍的照片,假如有的同學沒去過動物園也想看這些動物的照片怎么辦呢?
【學生】可以瀏覽網上的照片。
【教師】恩,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棒,那我們今天就來一起學習怎么在網上參觀動物園吧。
(二)新課講授
1.啟動IE瀏覽器
【教師】我們上網都需要通過一個叫做瀏覽器的工具,這是系統自帶的軟件,有哪位同學知道在哪里嘛?
【學生】在桌面。
【教師】對,就是那個E的圖標。有的時候我們在桌面上找不到了怎么辦呢,我們可以打開開始——所有程序找到它哦。
2.地址欄輸入網址
【教師】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瀏覽器頁面包括什么?
【學生】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等
【教師】好,對瀏覽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們來學習如何輸入網址吧!
【教師】網址相當于網站的地址,所以需要在地址欄中輸入動物園網站的地址。首先雙擊地址框中的空白處,這時候地址欄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框內文字會變成藍底白字。
【教師】同學們操作完了嗎?敲一下鍵盤上的退格鍵或刪除鍵,刪掉框中的字符。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輸入網址了。輸入網址http://www.bjzoo.com.cn后敲一下回車鍵。
【教師】稍等一會,我們就可以看到北京動物園網站的首頁。哪有誰知道什么是首頁嗎?
【學生】打開電腦的那個網頁。
【教師】一般說來,訪問一個網站時,窗口出現的第一個網頁是這個網站的首頁。我們現在看到的網頁就是北京動物園網站的首頁。打開瀏覽器看到的那個是我們的主頁。同學們了解了嗎?
【教師】同學們看看動物園的網站有什么呀?提示可以用滾動條調節頁面的內容。
(三)分享展示
同學們誰來和同學們分享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啊?請小組代表上來談談自己看到的動物。并適時的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縮寫的重要知識點。
作業:幫老師查一下植物園有什么植物呢?植物園網址:http://www.bjzoo.com.cn。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網站首頁和主頁的區別。
【參考答案】
主頁是我們打開瀏覽器后第一個彈出的網頁,它可以是某個網站的首頁。比如打開IE時自動打開主頁"www.google.cn";首頁是服務器上默認第一個打開的網頁,www.google.cn服務器根據服務器設置把index.html給你,所以index.html就是www.google.cn的首頁,這兩個對象是不同的。IE設置的是主頁,不能設置google的首頁。
2.如何教育學生正確的使用網絡?
【參考答案】
一、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使學生了解互聯網,它不僅是聊天和游戲的一種娛樂工具,還有收發信件的電子郵件服務、進行用戶交流的網絡新聞服務、信息查詢服務、遠程可視會議服務和多人講座的實時上網交流、網上購物以及信息發布,對學生而言有網絡學習作用,通過遠程教學與輔導,架起與遠方名師直接的溝通的橋梁、通過網絡可以查找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拓展知識視野、通過網絡了解最新的國際國內新聞資訊等等。同時也讓同學們知道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和現實生活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互聯網絡這個浩如煙海的信息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虛假和有害信息。
二、引導監管學生使用網絡
在青少年階段,主要是學習信息處理方法,培養交流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培養科學素養。通過互聯網絡,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檢索、核對、判斷、選擇和處理信息,以達到對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如果放任學生在網絡世界中馳騁,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在網絡中“迷航”。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引導學生善用網絡資源,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上網的,健康文明的綠色網站,如有利于文化知識學習的,科普類的學習的,并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和虛假信息的內容。
三、規范學生上網行為
關愛要到位,教師、家長要拿出一定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要指導他們注意網絡安全。要讓學生明白,虛擬世界和現實社會一樣,都需要有一套道德規范,網絡才能夠正常運轉,不能因為網絡的隱蔽性而隨心所欲,忘記了起碼的行為規范。要教育學生要學會負責任地使用信息,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注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從而做到不在網上發表反動、色情和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言論、信息,不能發表惡意攻擊他人的言論;不能制作、傳播利用不良的信息,不能攻擊其他網站等。學校要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開展以網絡道德為主題班會、演講的形式的系列活動,在學生當中形成良好、文明的上網氛圍,利用重大節日,如:清明網上祭掃,感動中國、家鄉建設等活動,讓學生投入其中,用宣揚英雄事跡和了解當代先進人物的事跡來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使學生養成投身到祖國、家鄉的建設之中的志向。使學生在學習、生活、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均衡發展。
總之,學生處于成長階段,使用網絡上網與學生其他的社會活動一樣,都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和監護,作為教師和家長有責任教育、引導學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網,使學生能夠從豐富多彩的網絡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營養,在信息網絡中茁壯成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