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將于2018年1月6-7日進行,部分地區延長至8日進行。考試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生回憶整理相關面試真題。您也可關注“萬題庫教師資格考試”微信獲取面試真題答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任務
采用溫故知新的導入方法直接切題,指出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提出任務: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分支程序。
師:同學們,我們在之前的課程中已經學習了,在VB程序設計中有3種基本的控制結構,有哪位同學還記得,給大家說一說?
生: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
師:說的非常準確,證明你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十分牢固。我們平時上網的時候,一些網站需要我們通過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這時如果密碼正確,則可以正常登錄,但若密碼錯誤,則無法登錄。同學們,如果要實現這樣的功能,你會選擇哪種結構呢?
生:分支結構。
師:沒錯,說的非常正確,說明你對分支結構的程序思想理解的很到位了。既然我們確定了程序的結構,那用VB程序應該如何編寫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編一個簡單的分支。
(二)新知探究、分析任務
通過之前的課程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分支結構的程序思想和常用的分支語句,請學生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1)要想完成驗證密碼的“登錄”程序功能,窗口界面需要幾個控件,這些控件用于實現哪些功能?
學生根據以往學習的知識和上網經歷,總結出實現程序功能需要的控件:
一個文本框用于輸入密碼;兩個按鈕用于響應用戶的操作,即“確定”和“退出”;兩個標簽用于提示用戶輸入密碼和顯示錯誤信息。
(2)當密碼輸入正確時,要在窗體上顯示圖片,可以用什么函數?
學生根據教材得出:
可使用Load picture( )函數。
(3)為響應用戶的兩種操作,如何編寫代碼才更加合理?
學生根據教材的提示并討論得出:分別為“確定”和“退出”按鈕編寫代碼。
(三)交流合作、完成任務
(1)確定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在此之前,老師提出如下要求:
、俳M內成員每個人編寫一分支程序,來實現程序的功能。在操作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先參考教材,仍然無法解決的再與其他成員進行討論,也可以詢問老師。
、诔绦虻拿艽a統一設置成“123abc”,當輸入密碼后單擊“確定”按鈕,密碼正確時,顯示的圖片可以自定,但是注意程序界面的美觀;密碼錯誤時,要顯示相應的提示信息。
(2)老師巡視指導。在此過程中,如發現個性問題則進行個別指導,共性問題進行共同講解。
(四)成果展示、評價小結
1.將隨機抽取部分學生的操作結果在全班進行展示和賞析。首先請學生自己簡述其操作步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法,然后請其他同學說說自己的建議和值得學習的經驗。老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表揚。
2.老師進行總結和補充。
(1)測試程序時,如果發現窗體和圖片的大小不吻合時,可以返回設計狀態來調整:窗體的大小;(2)要分別輸入正確的密碼和錯誤的密碼來查看程序是否滿足要求。
3.作業:運用本節課的知識編寫一個簡單的循環結構,執行的功能自己設置。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程序設計中,常用的程序控制結構有哪些,請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
在程序設計中,有3種常用的程序控制結構,分別是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最基本的結構方式,各流程框依次按順序執行。分支結構又可稱為選擇分支,是對給定條件進行判斷,條件為True時執行一個分支,條件為False時執行另一個分支,可分為單分支選擇結構和雙分支選擇結構,當選擇的情況較多時,還可以使用多種情況選擇結構。循環結構可以根據需要多次重復執行一行或多行代碼。循環結構分為兩種:當型循環和直到型循環。當型循環,先判斷后執行,即當條件為True時反復執行語句或語句塊,否則跳出循環,繼續執行循環后面的語句。直到型循環,先執行后判斷,即先執行語句或語句塊,再進行條件判斷,直到條件為False時,跳出循環,繼續執行循環后面的語句,否則一直執行語句或語句塊。
2.你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什么,為什么使用這種教學方法?
【參考答案】
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教學法,這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主張教師將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完成的工作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的目的。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基本理解,同時讓學習能夠學以致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