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出新課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看一段視頻,猜一猜視頻中展現的景觀都在什么地方?(播放一段關于亞洲的視頻資料,如長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馬拉雅山脈等),過度到亞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通過閱讀圖6-1亞歐大陸輪廓圖,指導學生找到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學生回答。
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度~東經160度。
2.通過閱讀教材,提問“亞細亞”和“歐羅巴”的含義。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東岸的人們,把居住地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以西的地方稱“歐羅巴”。后來,“亞細亞”和“歐羅巴”,所指的范圍不斷擴大,分別成為亞、歐兩大洲的名稱。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在一起,合稱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3.學生通過閱讀圖6-1亞歐大陸輪廓圖,亞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分小組討論分享,然后師生共同總結。
(1)經緯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緯度范圍:南緯10度~北緯80度之間
經度范圍:東經25度~西經170度之間
(2)半球位置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3)海陸位置
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們通過對亞洲的學習,直到認識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應該從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三個方面來說明。
(三)小結作業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通過相互交流分享觀點:
本節課我們重點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圖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從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三個方面來分析。了解了亞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作業:課后請同學們利用學習亞洲地理位置特點的方法,嘗試分析一下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是什么?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教學重難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我認為把握好一堂課的重難點是整堂課的核心部分,對上好一堂課至關重要。所以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將教學重點設置為:亞洲的地理位置的特點是什么?從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三個方面來分析。我的難點設置為:如何利用地圖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
2.地圖法的教學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學習地理的“工具”,也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的形象表達。地圖法的教學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4)體現地理學科的教學特色。
地理圖像信息容量大,在解釋地理規律等方面有文字系統無法比擬的重要性,符合地理學科的特點,是地理學科的最大特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