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什么是置換反應,那么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幾個置換反應,大家來判斷一下產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
Cu+H2SO4=_______________
【學生回答】鋅與硫酸生成氫氣和硫酸鋅。通過上節課的實驗可以知道銅與硫酸不發生反應。
【教師引導】既然鋅能與酸反應,銅不能與酸反應,由此可知金屬的活潑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是怎樣的順序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金屬的活動性。
(二)新課講授
【學生實驗】①鐵與硫酸銅的反應;②鐵、銅分別與鹽酸的反應
【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思考鐵與銅,哪種金屬更加活潑?為什么?
【學生回答】鐵比銅活潑,因為鐵與鹽酸發生了反應,有氣泡產生,而銅與鹽酸不反應,并且鐵能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鐵更活潑。
【提出問題】通過這兩組實驗,你能說說我們在證明金屬活動性強弱時采取的實驗方法嗎?
【學生回答】第一種方法是讓金屬與另一金屬的鹽溶液反應,根據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判斷金屬活潑性強弱;第二種方法是讓金屬與酸反應,根據能否發生反應、發生反應的劇烈程度來判斷金屬活潑性強弱。
【教師引導】現有鎂、銅、鋅三種金屬,利用上述實驗方法,你能設計方案并通過實驗來判斷鎂、銅、鋅三種金屬誰的活動性更強嗎?
(藥品:鎂條、銅絲、鋅粒、稀鹽酸、稀硫酸、氯化鎂溶液、硫酸鋅溶液、硫酸銅溶液。)
(小組討論5分鐘)
【提出問題】哪個小組愿意說一下自己小組的實驗方案?
【學生回答】
小組①:將鎂條、銅絲、鋅粒分別與稀鹽酸反應,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來判斷活動性強弱。
小組②:將鎂條、銅絲、鋅粒分別與MgCl2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兩兩反應,觀察是否發生置換反應來判斷活動性強弱。
……
【提出問題】請根據自己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且根據實驗現象思考鎂、銅、鋅三種金屬的活潑性是怎樣的?
(小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安全。)
【提出問題】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來看,金屬所處的位置與活潑性有什么關系?排在H前面的金屬有什么特點?排在前面的金屬與后面金屬的鹽溶液能否發生反應?
【學生回答】
(1)在金屬活潑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潑性就越強;
(2)在金屬活潑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3)在金屬活潑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三)鞏固提高
請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
(1)鐵和稀鹽酸
(2)鋁和硫酸鋅溶液
(3)鐵與硫酸銅晶體
解析:(1)反應;(2)反應;(3)不反應
(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金屬活動性順序。
布置作業:有一種“黃銅”又稱為“愚人金”,實為銅、鋅合金。“黃銅”外觀與黃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黃金牟取暴利。能不能利用所學知識,設計實驗來鑒別金與“愚人金”?
【答辯題目解析】
1.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么通常鋁制品卻很耐腐蝕?為什么不宜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
【參考答案】
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制品具有耐腐蝕性。如果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很容易破壞鋁制品表面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2.請談一談你這樣設計導入的原因?
【參考答案】
導入我采用的是通過大屏幕出示三個置換反應的反應物,讓學生來判斷產物。學生根據上節課做過的實驗能夠準確地得出結論,由此引出金屬具有不同的活潑性,從而進入本節課的學習。采用這種復習的導入方法既可以檢測學生對上節課置換反應內容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懼,使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既有了思想準備,又有了知識基礎,學習起來輕松自如。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
【提出問題】播放西氣東輸的圖片,提問輸送的天然氣主要成分是什么?
【學生回答】甲烷。
【教師引導】甲烷有哪些性質呢?甲烷作為一種清潔燃料在點燃前,需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來學習甲烷的驗純。
(二)探究新知
【教師提問】甲烷的化學式是什么。
【學生回答】CH4。
【教師提問】甲烷的物理性質有哪些?
【學生回答】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
【教師提問】甲烷能燃燒嗎?在點燃之前要不要驗純?
【學生回答】能燃燒,要驗純,不然存在安全隱患。
【教師演示】用小試管收集一試管氣體,用姆指堵住,靠近點燃的酒精燈,再把拇指移開。
【提出問題】聽是“pupu”聲還是尖銳爆鳴聲?
【學生回答】“pupu”聲。
【教師講解】若是“pupu”聲,則純度足夠;若是尖銳爆鳴聲,則純度不夠,需重新收集。
【教師提問】組成甲烷的元素有哪些,該如何設計實驗去證明呢?小組討論一下。
【交流討論】
實驗一: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過一會,觀察燒杯上的實驗現象。
實驗二:迅速把燒杯倒過來,向燒杯內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
【學生實驗】以實驗小組的形式展開實驗,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回答】甲烷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小燒杯內壁有液珠生成,且燒杯內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教師提問】產生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
【學生回答】實驗一說明有水生成,證明組成甲烷的元素有氫元素。實驗二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證明組成甲烷的元素有碳元素。
【教師提問】化學方程式是什么?
【答辯題目解析】
1.甲烷可以發生哪些反應?
【參考答案】
甲烷可以發生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是一種清潔燃料;甲烷可以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多鹵代烷;甲烷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生成炭黑。
2.結合本課的教學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利用化學實驗開展教學?
【參考答案】
在本節課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實驗教學:
①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來學習化學;
②重視通過典型的化學實驗事實幫助學生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規律;
③利用化學實驗史實幫助學生了解化學概念、化學原理的形成和發展,認識實驗在化學學科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④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
初中化學《鐵的冶煉》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河南省濮陽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鐵的冶煉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適當的板書設計。
(2)試講10分鐘以內。
(3)要有師生活動。
答辯題目
1.為什么鐵容易生銹直至全部銹蝕,而鋁不容易銹蝕?
2.本節課為什么設計這樣的作業?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我國擁有豐富的金屬資源,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前三是什么?提煉這些金屬的原料是什么?應用最多的金屬元素是什么?
【學生回答】鋁、鐵、鈣;礦石;鐵。
【教師總結】鐵又是如何從礦石中提煉出來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鐵的冶煉》。
(二)新課教學
【教師總結】冶煉鐵最常用的礦石是赤鐵礦。今天我們主要以成分主要是Fe2O3的赤鐵礦為例,來學習研究如何實現鐵的冶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