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2019下半年幼兒結構化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1月4日第二批)
一、認知類
【題目來源】1月4日 山東省聊城市 面試考題
【考題一回顧】習近平說教育公平和有品質,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明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證教育公平和品質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并且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具體闡述
(1)教育公平需要拓展廣度和深度。一方面,不斷擴大教育覆蓋面逐步實現全納教育;著力改變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以及園所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由單純的機會公平向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轉化,更加關注教育的過程和結果;為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資源和公平地獲得成功的機會,以實現“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2)教育公平需要“因材施教”。新時代,我們既要確保弱勢群體有公平接受教育機會,也應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全面實施“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只有尊重個體差異,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才是“有質量的公平”。
(3)教育質量不等于升學率。很多人對教育質量存在片面的認識,把考試成績等同于教育質量。諸如:“娃娃要從小抓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要教拼音、數學,不然到小學跟不上”等。真正高質量的教育其實是找到適合每個個體的教育,要從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觀念向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轉變。
3.點題升華
為了促進教育公平,保證教育質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落實:
(1)政府要筑好教育公平的底線,為每個孩子提供同樣的機會、同樣的資源。同時,要調動民間的力量和社會的資源,為不同的孩子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也要更多地向困難群體和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傾斜。
(2)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的幼兒園質量評估體系,構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提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
(3)新時代,我們提出了“公平而有質量”的新導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堅持不懈奮斗在教育一線,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理念,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為每一位幼兒提供其適合的教育。同時,多參加學前教育相關論壇、會議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努力創造更好的教育,進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是我們作為幼師責無旁貸的使命。
【題目來源】1月4日 遼寧省沈陽市 面試考題
【考題二回顧】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習近平在北京召開會議,會議的主題是什么?
1.明確問題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
2.具體闡述
(1)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
(2)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第一,毫不動搖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第二,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第三,嚴格遵守和執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必須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
3.點題升華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也要在教育工作崗位上,落實會議精神:
(1)強化首位意識,堅持“學在前列”,堅定不移提升精神境界。一方面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并帶領身邊同行積極響應、落實會議精神。另一方面,不斷學習幼兒教育相關知識,樹立先進、科學、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并將會議精神和教育理念滲透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強化站位意識,堅持“做在前列”,堅定不移提升工作能力。一是不斷提升政治定力;堅持貫徹“四有教師”,成為一名有政治素養的幼兒教師。二是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保持謙虛的心態,與身邊的老師多溝通交流,豐富自己的實操經驗;同時,積極參與幼教界的各大會議、論壇,園所間的相互觀摩學習等,吸收優秀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保教能力。三是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礎上,多承擔一些職責,為園所的發展提供自己力量。
(3)強化自律意識,堅持“嚴在前列”,堅定不移地貫徹廉潔奉公。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師,要做好廉潔自律,堅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工作中不以任何名義收取家長各種物質類禮物、禮金等;不以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種族性別等區別對待幼兒或以有色眼鏡看待幼兒……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正確行使權力,不越紅線、不逾規矩,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綜上,即使我們身在平凡的崗位,也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會議精神,推動學前教育更好地發展。
二、實踐類
【題目來源】1月4日 山東省菏澤市 面試考題
【考題一回顧】班上有個孩子不愛畫畫,可是今天畫畫,他畫畫的很好,老師也沒表揚他,說他畫的不好,對老師的這種做法,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綜合分析
(1)明確定位
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大多數幼兒在幼兒期更多地是依從于他人的評價,缺乏客觀的認識。所以面對孩子的進步,需要成人多以積極的態度、鼓勵的方式進行強化。
(2)分析核心問題
之所以這位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指南》中指出,藝術領域的教育要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進行。面對幼兒的作品,不能用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判,用好不好,對不對這類詞語更是不恰當的。違背了指南的實施原則。
②幼兒正處于特定的人生發展階段,身心發展尚不成熟。主要依從于他人的評價來進行自我認識。教師的消極評價會對幼兒的自我認知,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會打擊幼兒自信心,阻礙幼兒創造能力的發展。
2.落實解決
為了促進幼兒的更好發展,形成良好的性格特點,我們可以這么做:
(1)首先教師是幼兒活動支持者與引導者,所以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兒童觀。對孩子創作的提供鼓勵與肯定,以幼兒為中心,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對幼兒提供支持與引導。
(2)孩子不喜歡參與繪畫活動,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對待,利用一些有吸引力教學方式或教具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例如:可以使用手指謠,ppt等方式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活動。
(3)在教育過程中,要以肯定的態度對待幼兒,面對孩子的進行更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幼兒創造力。例如: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創作靈感,并對回答表示肯定;還可以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覽,請大家共同欣賞。
(4)面對這位教師的不當行為,我會嘗試與教師進行溝通。向老師說明幼兒藝術發展的年齡特點,幫助老師梳理正確的教育觀。例如:不要打擊幼兒幼兒積極性,在美術教育中,及時關注每一位幼兒的點滴進步,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去享受美,創造美。
【題目來源】1月4日 面試考題
【考題二回顧】幼兒幾天沒有來幼兒園上課了。然后今天也沒有上課,家長也沒有請假,作為老師你應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1.綜合分析
(1)明確定位
幼兒幾天沒有來幼兒園上課,而家長沒有請假告知,作為老師應主動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針對具體原因,妥善解決。
(2)分析核心問題
①家長方面。大多數家長工作繁忙,存在與教師及時溝通交流、合作的意識不強,沒有重視家園合作的雙向反饋的情況。
②教師方面。教師在家長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而自身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不足。
2.解決問題
(1)解決當前問題
首先,我會主動聯系該幼兒的家長,詢問幼兒近日不來幼兒園的原因。
其次,針對具體的原因給予家長和幼兒關懷。必要時,可以進行家訪,增進與幼兒和家長之間的關系,取得家長的信任。
再次,提醒家長,之后如果幼兒出現類似的問題提前告知緣由。如果工作繁忙,可以通過微信等形式留言,雙方互通有無。
最后,我會做好自我反思。是否在之前的活動中關注到幼兒的來園情況;是否及時關注幼兒的在園行為;然后與家長及時聯系、說明情況。收集家長反映的信息,認真分析處理,避免類似的情況再發生。
(2)優化后續處理
在之后,幼兒園可以專門召開家長會、家園合作日等活動。著重向家長宣傳家園合作的重要性。重申幼兒園工作的基本要求,幼兒當天若有特殊情況不來幼兒園,及時與班級教師溝通。提高家長對于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視,爭取家長的理解和參與。
相關推薦:
2020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