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繪畫《小螞蟻的家》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活動設計指導】
中班繪畫活動《小螞蟻的家》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了解不同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螞蟻的生活環境。
2.技能目標:能用不同的圖形組合拼畫表現螞蟻的形象,掌握用水粉筆沿著一個方向有序的平涂。
3.情感目標:感受油畫棒與水粉顏料不相溶所帶來的特殊繪畫效果,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用油畫棒和水粉顏料進行有序的平涂,展現螞蟻的生活環境。
2.活動難點:能圍繞主題合理安排場景并進行配色,感知到水油不相溶顏料所產生的特殊繪畫效果。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螞蟻、白蟻等生活圖片、范畫一張(用白色油畫棒畫螞蟻)、油畫棒、彩色顏料、水粉筆、白紙、抹布。
2.經驗準備:幼兒有利用圖形進行拼畫的經驗。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游戲導入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捉迷藏的游戲,吸引幼兒興趣,引出活動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玩《小螞蟻捉迷藏》的游戲,現在請小朋友們變成小螞蟻,在這間教室進行躲藏,老師變成小鳥閉著眼睛大聲的數10個數,就會去尋找小螞蟻,當老師找到一個螞蟻后他也會變成小鳥和老師一起尋找小螞蟻,直到所有小螞蟻變成小鳥,游戲結束。我們的游戲開始了!
(二)活動展開
1.教師出示不同螞蟻的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螞蟻的外在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
(1)教師展示螞蟻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螞蟻的外形特點。
師:小螞蟻長什么樣?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
(2)教師調動幼兒生活經驗,思考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教師小結:小螞蟻是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螞蟻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大多數螞蟻生活在地下,還有一些螞蟻會在樹上、房子里安家。
2.教師出示范畫,初步感知油畫棒與水粉顏料不相溶的現象,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范畫,利用捉迷藏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有一群小螞蟻也想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讓我們把他們找出來吧。請你數一數,這幅圖上一共有幾只小螞蟻?
(2)教師展示用水粉顏料展現出小螞蟻。
師:讓老師利用神奇的畫筆變出我們的小螞蟻。
教師小結:油畫棒和水粉顏料是不同的繪畫工具,它們不像水一樣溶在一起,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水粉顏料使白色的油畫棒畫出的物品展現出來。
3.教師分發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作畫
(1)教師出示顏料,并講解注意事項。
師:顏料有很多種顏色,可以挑選你喜歡的顏色為你所畫的螞蟻的家進行涂色,讓我們動動小手一起來畫一畫吧。
提醒小朋友們畫畫時要注意做到:
①在使用顏料時可以使用不同的小刷子,在繪畫前穿上自己的繪畫衣,不要將顏料弄到身上或桌子上、墻面上。
②發揮你的創造力,運用白色油畫棒畫出你所想象的螞蟻的家,并用不同圖形進行構圖。根據想象的情景安排畫面。
③運用平涂的方式將色彩填滿。
(2)教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指導。
教師針對平涂方式、拼畫等對幼兒做出針對性指導,并引導幼兒感受到顏料不相容現象的有趣性。
4.教師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繪畫作品進行分享介紹,教師鼓勵。
師:你的小螞蟻住在什么地方?你用什么顏色來裝飾了螞蟻的家?
(三)活動結束——故事結束
教師組織幼兒利用自己的繪畫為同伴講述繪畫故事。
五、活動延伸
區角延伸——展示區
請小朋友去到展示區,分享給其他班級幼兒觀看。
【答辯題目解析】
1.本次活動的目標是什么?在活動中如何實現目標?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分成了三個維度,首先是認知目標:初步了解不同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螞蟻的生活環境;其次是技能目標:能用不同的圖形組合拼畫表現螞蟻的形象,掌握用水粉筆沿著一個方向有序的平涂;最后是情感目標:感受油畫棒與水粉顏料不相溶所帶來的特殊繪畫效果,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并且利用游戲讓幼兒發現油畫棒與水粉不相溶的性質,能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我出示螞蟻的生活習性圖片,讓幼兒感知不同動物的外形特點,通過這種直觀形象的方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自由作畫和游戲的形式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喜愛參加藝術活動,從而實現認知和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實現了技能目標。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2.在活動中如何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展示實物圖片,吸引幼兒觀察螞蟻的形象和生活環境,在繪畫過程中以圖片這樣的直觀方式讓幼兒觀察并想象。在繪畫過程中不限制幼兒的想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畫,并且可以自己創造螞蟻所生活的環境,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觀察和理解。在整個活動中讓幼兒動手動腦,參與到活動中,在實踐中加強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音樂活動《小鳥把我夸》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活動設計指導】
中班音樂活動《小鳥把我夸》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根據圖片理解歌詞內容,感知音樂中的節奏特點和強弱拍變化。
2.技能目標:能用自然、音量適中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用拍肩、拍手等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節奏與強弱拍變化。
3.情感目標:愿意參加歌唱活動,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結合圖片理解歌詞的內容,能用自然、音量適中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2.活動難點:發現歌曲強弱拍變化規律,并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強弱拍變化。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歌曲配圖:穿鞋圖片、洗手帕圖片;小鳥和小貓等小動物的指偶若干;小鳥和小貓的頭飾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會進行《碰一碰》音樂游戲,能夠邊拍手打節奏邊演唱簡單的兒歌,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音樂游戲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碰一碰》音樂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玩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指偶套在手指上。然后站在教師兩側,音樂起,幼兒起立邊唱歌邊做拍手的動作。唱到“碰哪里?”時,聽老師的口令,如小鳥碰小貓,拿小鳥指偶和小貓指偶的小朋友互相手掌碰一碰。
附歌詞: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碰哪里,小鳥碰小貓。
師:小鳥和小貓都在熱情地跟小朋友打招呼呢!你們猜它們說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活動展開
1.教師完整彈唱歌曲,幼兒認真傾聽,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1)教師完整彈唱歌曲《小鳥把我夸》,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們,聽這首歌曲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為什么會開心呢?
(2)教師出示歌曲相關配圖并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內容。
①教師出示小朋友穿鞋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并說一說在生活中自己是怎樣穿鞋的。
②教師展示圖片“洗手帕”,啟發幼兒說出小貓夸贊小朋友的原因。
教師小結:小朋友不僅會自己穿鞋子和襪子,還會自己洗小花手帕,難怪小鳥和小貓都禁不住要夸贊小朋友了。
2.教師引導幼兒感知2/4拍的強弱拍特點,并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結合拍肩和拍手打節奏的方法歌唱,幼兒傾聽、觀察,發現歌曲中的強弱拍規律。
師:接下來老師要結合動作演唱歌曲,小朋友要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看誰能最先發現老師的歌聲與動作間的小秘密。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中第一拍是強拍,第二拍是弱拍,當遇到強拍的時候老師會用拍手的動作來表示,聲音也會加重;當遇到弱拍時,老師會用拍肩的方式來表示,聲音也會弱一些。
(2)教師多種形式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①教師大聲歌唱,幼兒小聲跟唱,并嘗試跟著老師用拍手和拍肩的方式打節奏。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們被小貓和小鳥夸贊,都非常的開心和自豪。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開心自豪的心情一起唱一唱這首歌吧,老師用大老虎的聲音大聲唱,小朋友用小花貓的聲音輕輕跟唱,并且試著像老師一樣用拍手和拍肩的方式把強弱拍表示出來吧。
②教師組織幼兒分為“小鳥組”和“小貓組”,并分發相應頭飾,進行分組演唱。
(3)教師引導幼兒選擇自己表示強弱拍的方式,邊打節奏邊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強拍和弱拍呢?讓我們動起來邊打節拍邊唱出來這首好聽的歌曲吧!
3.幼兒討論生活中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并進行歌詞仿編
(1)教師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仿編歌詞。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完成的呢?跟身邊的伙伴討論一下,并且唱進歌曲里,告訴小鳥和小貓吧!
(2)教師指導幼兒編出新的歌曲,并進行展示。
附新編歌詞:
小鳥叫喳喳,窗前把我夸,夸我每天早早起,會梳理頭發,會梳理頭發。
小貓喵喵喵,也在把我夸,幼兒園里回到家,會刷大白牙,會刷大白牙。
(三)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自然結束。
師:我們今天不僅聽了好聽的歌曲,還讓老師知道了小朋友們會這么多的本領,能夠在生活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師要給你們點一個大大的贊,以后小朋友也要繼續做一個能自理的好寶寶!
五、活動延伸
延伸至一日生活。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行動起來,邊唱著這首好聽的歌曲,邊把自己的小椅子和小桌子擦干凈吧,我們看看誰是最厲害的打掃小能手。
【答辯題目解析】
1.你如何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活動的難點是圍繞活動目標,以中班幼兒發展水平為依據確立的。本次活動的難點我設置為:發現歌曲強弱拍變化規律,并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強弱拍變化。
為了突破活動難點,我首先讓幼兒認真觀察教師拍手、拍肩動作與歌聲的關系,使幼兒在教師的動作與歌聲中感知歌曲的強弱拍規律,進行積極討論,教師進行小結讓幼兒認識到強弱拍的變化;然后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拍腿、踏腳等動作來表示強拍弱拍,并跟著老師一起帶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演唱歌曲,以此達到讓幼兒掌握2/4拍歌曲節拍特點的目的。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2.請對你本次試講的表現進行簡單評價。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在活動流程設計方面,我以幼兒的啟發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組織幼兒開展本次音樂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在導入部分,出示直觀圖片并設置疑問,激發幼兒的興趣與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使用圖片等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并在整個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提問與總結,適時滲透健康領域內容,使活動更富教育性。整體符合中班幼兒的發展特點,能夠有效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
在外在表現方面,活動過程中注重使用了兒童化的、生動形象的語言與幼兒進行交流,給幼兒以親切的感受,但無生試講與實際授課環境不同,因此未能完全展現在幼兒面前的試講狀態。另外由于教學經驗的不足,對于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未能在試講中體現全面,這也是我今后要著重提升的部分,以后我會在活動開展前做好準備工作,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特點與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兒歌活動《夏天在哪里》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活動設計指導】
中班兒歌活動《夏天在哪里》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并知道兒歌的句式。
2.技能目標:能夠完整連貫地朗讀兒歌,并根據兒歌的句式特點仿編兒歌。
3.情感目標:感受兒歌活動帶來的快樂,萌發對夏天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夏天的基本特征,能夠在集體面前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活動難點:能根據兒歌的句式特點仿編兒歌,喜歡參與兒歌仿編的活動。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兒歌配圖,池塘、荷花、草帽等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會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歌曲導入
教師帶領全班幼兒一起演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師:剛才我們的兒歌是春天在哪里,那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夏天在哪里呢?
(二)活動展開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師:兒歌中是什么季節?都出現了哪些景象呢?
2.教師出示兒歌配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及其句式。
(1)出示第一幅池塘里遍布荷花的場景,引導幼兒說出相對應的兒歌。
(2)出示第二幅小孩頭上戴草帽的場景,引導幼兒說出相對應的兒歌。
(3)教師帶領幼兒根據線索圖再次完整的說出兒歌。
①教師結合《夏天在哪里》兒歌圖片,引導幼兒逐句朗誦兒歌內容。
②教師將幼兒分組,每組一句朗誦兒歌。
3.教師根據線索圖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句式特點,帶領幼兒進行兒歌仿編,并給兒歌加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夏天還會有什么場景,并把內容融入到“夏天在XX,XXXXX”的句式中。
(2)幼兒分組討論,進行仿編,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請幼兒大膽展示自己仿編的內容。
(三)活動結束——兒歌表演結束
教師引導幼兒為兒歌創編簡單的動作,并帶領全班幼兒集體展示。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為這首好聽的兒歌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吧。
五、活動延伸
區角延伸——美工區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美工區把自己心目中夏天的場景畫下來吧。
【答辯題目解析】
1.請簡單評價你的試講表現。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首先是我的活動目標,我綜合了《指南》中關于不同年齡班的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制定了適合中班幼兒的目標;其次是我的活動準備,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我準備了豐富的圖片和配圖,引導幼兒更好的感知兒歌內容;再次是我的活動過程,采取了幼兒比較喜歡的兒歌進行導入,旨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自然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夏天在哪里,展開部分我采取層層遞進的環節,一步一步地實現了我的三維目標,結束部分我采用兒歌表演的形式,讓幼兒給兒歌加入喜歡的動作,在表演的快樂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而且在整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的提問與引導,加強與幼兒的互動,使幼兒更加喜歡參與兒歌活動,并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但是,由于備考時間和考試時間緊張的原因,我可能在環節的組織方面不能盡善盡美地展現全部,也會出現一些卡頓和表現力不足的狀況,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2.請說一說語言領域的目標。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語言領域的目標共分為五點,主要從傾聽、閱讀、表達等方面來進行闡述,分別為:(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講故事《福氣糕》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活動設計指導】
中班故事活動《福氣糕》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福氣貓”給別人帶來福氣的喜悅,愿意向同伴表達祝福。
2.技能目標:能夠連貫的復述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進行表演。
3.認知目標:感知故事的內容和情節,知道福氣糕名稱的由來以及基本的祝福語。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夠表演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喜悅的氛圍。
2.活動難點:能夠用喜悅的語氣講述故事,愿意向同伴表達自己的祝福。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福氣糕》情節的圖片;福氣貓、福氣師傅的頭飾。
2.經驗準備:幼兒知道節日需要送上祝福,會唱《新年好》的歌曲。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歌曲導入
教師演唱歌曲《新年好》,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引出活動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新年的時候都會干什么呢?有一只可愛的小貓在新年做了一件不一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只可愛的小貓都做了什么吧?
(二)活動展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可愛的小貓叫什么?它在新年的時候做了什么事呢?
2.教師出示故事圖片,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節日喜悅的氛圍
(1)教師出示圖片,并向幼兒進行提問。
圖1:教師結合圖片講述并提問。
師:現在是什么節日?福氣貓都會對別人說什么?你聽了這些話感覺是怎么樣的?
圖2:教師結合圖片講述并提問。
師:福氣貓遇到了誰?發生了什么事情?后來大家是怎樣稱呼年糕師傅的?他做的年糕被稱為什么?
圖3: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并討論。
師: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唱的是什么?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節日中歡樂的氛圍,觀察圖片過程中能夠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2)教師通過幼兒的回答,總結故事主旨,引導幼兒說出常見的祝福語。
師:小朋友們我們新年的時候都會和別人說哪些祝福語呢?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說一說。
教師小結:新年是團圓的日子,大家都會很開心,我們也會和親戚、小伙伴說很多的祝福語。
3.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
(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角色頭飾和教具,幼兒自主選擇并佩戴。
師:請每組小朋友自由選擇角色,帶上你喜歡的角色頭飾,演一演我們故事中可愛的福氣貓和善良的福氣師傅吧。
(2)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分層次指導。
(三)活動結束——自然結束
教師總結本次故事的道理,對幼兒的發言予以鼓勵,自然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福氣糕》的故事,都知道了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向身邊的人表達我們美好的祝愿,說出美好的祝福語,這樣新的一年大家都會開開心心的度過。
五、活動延伸
區角延伸——音樂區
請小朋友去到音樂區一起學一學福氣貓的歌曲《恭喜恭喜》吧。
【答辯題目解析】
1.請評價一下你本次試講的表現?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今天的試講活動中,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是:第一,故事講解比較生動,通過與幼兒的互動和提問故事細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體會到過新年的歡快氣氛。
第二,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自己的生活經歷,萌發祝福別人的美好愿望。同時律動做的比較生動有趣,會深深的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缺點是:由于經驗的不足,沒能照顧到全體幼兒,對于因材施教,給予幼兒差異性教育也略有欠缺,但我會在日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多閱讀相關書籍,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教育教學能力。
作答完畢,謝謝!
2.你會如何在一日活動中開展語言活動?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包括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三部分,我會在這三部分中采用合適的方法開展語言活動。
首先,生活活動中可以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兒歌作為一日活動中的過渡,例如:幼兒等待進餐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有關進餐禮儀和規范的兒歌,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可以在幼兒等待離園的時候,將教學活動中學習的語言活動回顧一遍,不至于讓幼兒在等待家長的過程中過于枯燥。
其次,開展正規的語言教育教學活動,例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兒歌、故事、文學作品的欣賞等活動,引導幼兒體會這些作品中一些語句的表達方式和句式的美感,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最后,在幼兒自由游戲的過程中,多引導幼兒參與集體游戲,鼓勵幼兒和同伴進行交流,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促進語言的發展。
科學游戲《有趣的磁鐵》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活動設計指導】
中班科學游戲《有趣的磁鐵》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點,知道在間隔物品磁鐵也能夠相吸的原理。
2.技能目標:能夠與同伴一起進行磁鐵寶寶冒險游戲,并能夠說出磁鐵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點。
3.情感目標:感受與同伴一起成功完成磁鐵配對帶來的成就感。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磁體相互吸引的特點,知道在間隔較小磁鐵能夠相吸的原理。
2.活動難點:能夠說出在不同情況下磁鐵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點,體驗與同伴一起成功完成磁鐵配對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薄木質跑道4組;玻璃水箱四組;卡通人物(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熊大、熊二和光頭強等)磁鐵組合4組;小汽車和磁鐵球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在上次活動中已經初步認識了磁鐵相吸的特性。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情景創設導入
教師創設班級要開展科學探險的情景,敘述來參觀的卡通人物,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科學王國一年一度的大冒險運動又開始了,這次的大冒險活動獲勝的小組,每一名小朋友都會獲得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由于參賽的小朋友很多,所以今天我們請來了磁鐵寶寶,讓它來幫助我們一起進行今天探險游戲。
(二)活動展開
1.教師出示卡通人物圖形的磁鐵,引導幼兒說出不同卡通人物的關系,幫助幼兒理解磁鐵的特性
(1)教師逐一出示卡通人物組合,引導幼兒觀看說出卡通人物的關系。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想一想熊大和熊二是什么關系啊?和光頭強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卡通人物身后小磁鐵的顏色,說出磁鐵同顏色相斥,不同顏色相吸的特點。
問題1: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熊大和熊二相同顏色的磁鐵寶寶它們發生了什么?
問題2:熊大和光頭強不相同顏色的磁鐵寶寶發什么了什么變化?
小結:顏色相同的磁鐵不能抱在一起,顏色不同磁鐵擁抱到了一起。
2.教師布置環境引導幼兒幫助卡通人物救朋友,并示范講解游戲玩法
(1)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并組織幼兒分成4個小組,布置和分發材料。
師:小朋友們探險游戲開始了,第一關就是剛才看見的卡通人物的好伙伴藏在了不同的迷霧中,請小朋友幫助它們一起營救它們的好伙伴吧。
游戲玩法:小朋友們,你們如果發現了卡通人物,就用它的好朋友把這名卡通人物吸出來。
注意事項:小朋友們,中途如果你能夠堅持住,就能從水缸里救出不同的好伙伴,所以小朋友們中間不要間斷,也請小朋友們一定要穿好我們的工作服才可以開始進行游戲。
(2)幼兒開始進行游戲,教師巡回觀察。
師:小朋友們,一定要記得,我們只能從外面用它的好朋友來救它,不可以直接用手拿。
(3)請個別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發現。
小結:磁鐵寶寶隔著物品也可以相互吸引。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進行磁力跑游戲
(1)教師示范講解磁力跑游戲的玩法,并布置跑道環境,分發材料。
師:恭喜我們的小朋友們順利通過第一關游戲的考驗,我們探險游戲又加深難度了,現在我們要乘著小汽車回到我們原來的位置了,請每名小朋友當聽到老師喊開始后,就立刻利用磁鐵球在跑道下,推動跑道上的小汽車,從藍線跑道紅線的位置,然后將小磁鐵球傳遞給下一名小伙伴,我們看看哪一組小朋友能夠獲得本次探險游戲的勝利吧~
(2)幼兒多次進行游戲,教師在游戲進行中適時以游戲伙伴的身份幫助幼兒完成游戲。
(三)活動結束——兒歌結束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回憶今天磁鐵寶寶的表現,欣賞《磁鐵寶寶真奇怪》兒歌。
磁鐵磁鐵真奇怪,鐵絲鐵塊它都愛;同性寶寶它不要,異性寶寶緊緊抱。
五、活動延伸——區角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到美工區,利用畫筆設計出自己心目中不一樣的磁鐵寶寶,并把自己的設計創意與同伴分享。
【答辯題目解析】
1.這個活動還能和哪個領域活動一起開展?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根據新課改和法規的指導,應注重領域間相互滲透,和知識內容的橫向聯系。以“磁鐵”為主題,我們還可以與藝術領域相聯系,開展磁鐵賀卡的活動,這樣既能夠鞏固幼兒對于磁鐵的認識,又能夠提高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創造力;還可以與語言領域相聯系,開展磁鐵妙處多的講述活動,既能夠幫助幼兒認識磁鐵的功能,又能夠培養幼兒一定語言能力的發展。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2.你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么?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以下是我的作答。
本次活動是以“磁鐵”為核心內容開展的游戲,通過趣味的情景和操作能夠幫助幼兒更加深入理解磁鐵的特點。但是由于中班幼兒活潑好動,部分幼兒的規則意識還不夠強,因此,我需要補充的是,在以后的同類型活動中,教師在備課時應多預設幼兒的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做好充足的準備;在進行活動時需要根據幼兒游戲情況及時提醒,保證幼兒在活動中的安全,以及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進而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
謝謝考官的耐心聆聽!
相關推薦:
2020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