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初中歷史《五四愛國運動》
一、考題回顧
2.內容:
1919年初,法、英、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提出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歸還給中國、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的無理拒絕。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5月4日,北京市10余所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合,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等口號,并舉行游行示威。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了許多學生。第二天,北京學生宣布罷課,各地學生紛紛響應。
學生的愛國行為得到了全國各階層人民的響應。6月初,為支援學生的愛國斗爭,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各地工商界紛紛響應。運動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在全國人民的強大壓力下,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6月28日,中國外交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五四運動是一次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基本要求:
(1)講清楚五四運動的概況。
(2)教學過程中有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3)有必要的板書。
(4)試講時間約10分鐘。
答辯題目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分別是什么?
2.談一下你對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了解?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中國共青團團歌》,并提出問題:歌詞中的“五四”指的是什么呢?為什么說“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順勢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原因
教師講述:要想了解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我們還要撥動時針讓時光倒回到1989年。這一年山東淪為德國的“勢力范圍”,受其管制。后來爆發了一戰,中國作為正義的一方參與其中,但戰爭期間日本趁機入侵山東。戰爭結束后,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準備參加由英、法、美等國召開的巴黎和會。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外交代表團會提出什么訴求?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又會怎么做?
學生明確:外交代表團要求德國將山東的權利歸還給中國,提出廢除“二十一條”等條件。但是這些合理提案卻遭到無理拒絕,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還決定將德國在山東侵占的權益轉給日本。
教師追問:中國像戰敗國一樣被人宰割,這一消息傳回國內,人們有何反應?
學生回答:舉國震驚,群情激憤,于是爆發了五四運動。
教師強調: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也就成為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二)過程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史料《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問:五四運動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呢?
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學生分析總結: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等口號舉行游行示威,但遭到北洋政府的鎮壓。第二天,北京學生宣布罷課,各地學生紛紛響應。
教師總結:這一階段的主力是學生,地點在北京,斗爭方式是學生罷課。
教師播放《五四風雷》視頻片段并讓學生思考:雖被鎮壓,但學生的愛國行為得到了全國各階層的響應。后來又進行了一次愛國斗爭。這一次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回答:6月5日,上海一些紗廠、印書館工人進行了大罷工,商人也罷市,學生也罷課了。
教師提問:這次全國人民的抗爭,最終是什么結果呢?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6月28日,中國外交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學生、工人游行圖片,并設問:這場運動的勝利離不開學生和各階層的抗爭,這體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品質呢?
學生回答:體現了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師總結:這種精神也被稱為是“五四精神”!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當繼續發揚!政府為了紀念五四運動,宣布五月四日作為中國青年節。
(三)意義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進行小組討論:五四運動是什么性質?它的爆發有何深遠意義呢?
我們當前所進行的運動,是一個全民的運動,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壓制得了的。
小組代表回答:五四運動是一次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教師補充講解:在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顯示出偉大的力量,而且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也起到了領導作用,極大的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因此,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教師進行情感升華。
2.作業:課下觀看電影《我的1919》,下節課談談觀后感。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分別是什么?
【參考答案】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2.談一下你對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了解?
【參考答案】
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一部分。所謂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指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國家為目的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則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由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
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即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把它概括為“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是對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完整的科學表述。
相關推薦:
2020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