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高中化學《堿金屬元素的性質及原子結構》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回顧金屬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哪些?
【學生回答】物理性質:質軟,銀白色,密度比水小。化學性質: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單質和水反應,并且與氧氣的反應隨著反應條件的不同,產物也不同。
【教師引導】跟鈉同主族的其他金屬是否有相似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呢?帶著問題共同學習本課。
環節二: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自讀課本,回答堿金屬包括哪些金屬元素?找出他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學生回答】原子最外層電子都為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一主族除氫元素外的其他金屬元素。
【提出問題】物質的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從堿金屬原子的結構可推知其化學性質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學生回答】由于元素化學性質與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堿金屬元素應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即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的陽離子,和鈉一樣,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元素及水發生化學反應。
【教師引導】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實驗來探討同一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以鉀元素為例進行實驗探究。
【教師實驗】分別向兩只培養皿中加水至其體積的1/2,然后分別加入綠豆大小的一塊金屬鉀和金屬鈉,用表面皿蓋在培養皿口上,注意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記錄所發生的現象。待冷卻后,分別向兩只培養皿中加入2~3滴酚酞,觀察實驗現象,并試著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學生回答】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加劇烈,兩只培養皿里滴入酚酞后都變紅。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
【教師引導】通過反應的產物及化學方程式可知,鉀與水的反應和鈉與水的反應是相似,因此堿金屬應該是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即能跟氧氣等非金屬單質和水反應。
【提出問題】為什么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加劇烈,試從原子結構的角度進行解釋。
【合作探究】鉀原子比鈉原子多一個電子層,更容易失去電子,故反應更加劇烈。
【教師引導】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堿金屬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逐漸減弱,更容易失去電子,化學性質也更加活潑。
【教師提問】根據堿金屬性質的相似性,猜測一下,鋰與氧氣的反應。
【答辯題目解析】
1.簡要說一下堿土金屬元素在第幾主族,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具有哪些相似性?【專業知識】
【參考答案】
堿土金屬元素都在第二主族;
物理性質:除鈹外(鈹為灰色),其他都為銀白色,硬度比堿金屬略大,導熱、導電能力比較好;
化學性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鋇在與氧氣加熱時可生成過氧化物),除鈹外,都可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堿。
2.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得到的?【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
在本節課中,探究的是堿金屬元素的性質和原子結構,因此我將“堿金屬元素在化學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堿金屬元素在化學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列為本節課的重點。
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原子結構分析出堿金屬元素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從而掌握堿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提升知識的遷移能力,進一步深化“結構決定性質”的理論。
相關推薦:
2020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