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1.題目:五年級《陶泥的世界》片段教學
2.內容:五年級教材插畫略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通過演示或板書,教會學生用泥或是陶土制作生活用品;
(3)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環節;
(4)考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教學評價。
參考解析:
[試題解析]
一、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聆聽:猜猜“是什么發出這樣的聲音”?
二、教學新授
1.賞陶
教師出示陶藝花瓶,引導學生欣賞。并提問:你們了解有關陶器|的知識嗎?生活中,見到過陶泥制品嗎?教師講解:陶器是人類最早的手工藝品,陶泥藝術有著古老的歷史,中國有著“陶瓷之國”的美譽。
2、說陶
教師展示圖片,請同學們欣賞古代陶器生活用品,并提問: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它們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來盛東西,樣子各不相同。
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談一談陶泥作品,和小組同學一起研究: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學生分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教師總結陶泥成型的方法:
泥條盤筑、隨手捏制、泥片拼接。
教師講解泥塑創作的方法,引導學 生進一步了解陶藝制作的整個流程,介紹泥條盤筑制作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①搓泥條:泥條要柔軟、粗細要均勻,這樣作品不易扭曲、倒塌,而且外觀整齊漂亮,泥條粘接要捏牢固,每盤筑幾圈,需要整理外形,加固。
②裝飾:方法不限。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制作造型獨特、有創意的作品。
三、學生練習
玩陶: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創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彩泥作品,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制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件自2喜歡的造型生動的陶藝作品。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四、展示評價
教師將學生的設計作品全部展示在黑板上,并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
五、小結拓展
用陶總結泥塑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 它傳達著人們的美好愿望。現在社會進步了,新的泥塑材料也相繼問世,為泥塑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條件。中國的陶泥逐漸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也應該有一 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爭取創作出更好地陶泥作品。拓展:引導學生再次欣賞《景德鎮陶瓷藝術精品展》的作品,擴大學生的眼界,升華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
六、布置作業
采用上網查閱或者其他方法,看看我們祖國和世界上其它的國家都有哪些讓你感興趣的泥塑藝術?他們又是怎樣來創作的?可以通過視頻收集、文字記載或是手抄報的形式下節課與你的同學一起分享。下節課進行陶泥文化展。
板書設計:
1圓陶泥成型的方法:泥條盤筑、隨手捏制、泥片拼接!
2、陶藝制作流程:搓泥條-裝飾--完成
試講題目二:學畫山水畫
1、試講題目:學畫山水畫
2.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按課題需要用教具和講解,要求示范和講解結合,學生能看清教師的示范;
(3),通過演示或板書,教會學生理解水墨山水畫的方法并創作;
(4)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環節;
(5)教學結構和節奏合理,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繪。
參考解析:
[試題解析]
一、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一滴墨”的變化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引導學生在視覺沖擊中初步感知山水畫的特點。以此引出課題。
二、示范講解;
1.出示斧披皴與披麻皴等作品對比并提問: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教師示范皴法的技法:筆的方向、染的層次及水墨暈染效果的變化。
3.出示不同的用皴法完成的的學生作業欣賞。
創作步驟:
1.先畫近景;
2.再畫遠景;
3.畫樹葉;
4.畫樹干6順
三、學生練習
以水墨形式完成一幅山水風景畫,用筆墨和八開紙作畫,畫面的內容不限。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四、展示評價
練習完成后收集全班學生作品,以長龍的形式貼在黑板上,并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投票選出優秀的作品,例如評選出“最佳水墨家”“最佳技法家”“最佳山水家”等,并抽選學生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點評,再由優秀作品作者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闡述,最后教師會對學生作品進行綜合評價,對繪畫具有意境的作品進行表揚,對表現有所欠缺的進行鼓勵并
給出建議,同時肯定大家創作熱情。
五、小結拓展
總結:山水畫就是記錄人間美好形象的一種方法,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這意境優美,猶如人間仙境的山水畫世界里。通過本節課的從學習我們初步認識并掌握了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的常用皴法技巧及其創作步驟,在藝術實踐中感受到了中國山水畫的獨特魅力。
拓展;再次欣賞視頻《藝術很難嗎?》中對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的解析,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水墨畫技法的豐富多變以及傳統水墨畫的博大精深,擴大學生的眼界,升華他們的
情感,提高美術素養。
六、布置作業
學生:通過結合自己語文學科所學的著名詩詞名句,仔細觀察自己見過的山山水水、人家田野等,大膽的運用筆\墨創作出一幅以詩入畫,詩畫結合具有水墨意境的畫面。
板書設計:略
試講題目三:《花兒朵朵》
1、題目:《花兒朵朵》
2.內容:
(1)自然界中最為爭奇斗艷的莫過于鮮花,形形色色的花朵總是給我們帶來愉悅或驚喜。生活中,人們利用-些方法將花朵繪制成紋樣,常帶給我們美好和遐思。
(2)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構成的。
(3)根據花兒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夸張、簡化、添畫等方法大膽自如的進行變化。
3.基本要求:
(1)寫出教學過程的主要步驟;
(2)抓住花的形狀特點,設計一個花卉的單獨紋樣;
(3)教學過程中至少設計提問一次;
(4)按課題需要進行啟發性或說明性圖示板繪(或紙繪),并與講解相結合;
(5)試講時間為10分鐘左右。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關于花卉的音樂旋律《牡丹之歌》《茉莉花》《桃花朵朵開》《梔子花開》,提出問題:這些旋律表現的是什么花?(牡丹、茉莉花、桃花、梔子花)
教師播放牡丹、茉莉花、桃花圖片繼續提問:這些花兒漂亮嗎?(漂亮)
教師總結:在音樂中人們歌唱美麗的花兒,今天在美術課上老師就帶領大家用畫筆描繪美麗的花兒,揭示課題《花兒朵朵》。
活動二:直觀感知
1.形態特征
教師播放牡丹、鈴蘭、向日葵、牽牛花、馬蹄蓮、燈籠花等花卉圖片,請學生觀賞并提問:
①你認識哪些花?(牡丹、鈴蘭、向日葵……)
②他們各自的形態一樣嗎?像什么?(形態各異;牡丹花像繡球、鈴蘭像鈴鐺、燈籠花像燈籠燈……)
教師總結:大自然中花卉形態多樣,都有各自的特征,有半圓形、心形等,多去觀察、思考能幫助我們很好的了解花卉的形態特征。
2.花卉結構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并提問:誰能說一說花卉有哪些部分組成?
學生代表回答:花瓣、花蕊、花柄。
教師出示花卉教學掛圖并總結:花卉外形變化多樣,但其組成部分是相似的,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構成。
活動三:形式分析
1.夸張
①教師展示向日葵花卉圖片,并提出問題:向日葵的形狀像什么?你能簡單的畫一畫嗎?(像圓盤)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鼓勵其在畫紙上進行繪畫嘗試。
②教師展示《向日葵》單獨紋樣作品,繼續提問:想一想,設計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使向日葵的形象更加生動?比一比和自己繪制的有什么不同之處。(花盤里的果實用彩色格子代替了;自己畫的寫實,展示的作品有點夸張)
2.變化、添畫
①教師展示《馬蹄蓮》《燈籠花》作品并提問:這兩件作品表現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來的?(馬蹄蓮、燈籠花;馬蹄蓮花瓣變化成了三角形、燈籠花像燈籠)
②這兩件作品運用了什么手法來突出花卉的形態特征?(對花朵進行了變化、添畫)
3.學生作品分析
教師展示《睡蓮》等學生作品,并和學生一起欣賞討論(作者根據睡蓮外形特征對葉子進行概括、對花瓣進行變化,使其形成單獨紋樣)
教師總結:花卉單獨紋樣具有裝飾性。繪制花卉單獨紋樣時,要依據其外形特征進行想象,然后設計繪制,其手法有:夸張、變化、添畫等。
活動四:示范講解
教師以“牽牛花”為例,向學生示范花卉單獨紋樣繪制步驟以及思路:
1.觀察牽牛花外形特點。(像喇叭)
2.用變化手法設計喇叭外形、用概括手法繪制花枝、葉子。(畫出一大、一小兩朵使畫面均衡)
3.使用玫瑰紅、綠色進行色彩裝飾。(用玫瑰紅裝飾花朵,用綠色裝飾葉子)
4.整體調整,使紋樣完整、美觀。(調整細節,單獨紋樣完成)
活動五:實踐展評
1.請同學們自由展開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動手設計花卉單獨紋樣作品。強調要根據花卉外形特征大膽的進行設計繪制。
2.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作品后舉辦“賞花大會”,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張貼在作品交流園地,并拍照留念。
4.其他同學從裝飾手法、色彩、美觀度等方面進行評析。
活動六:小結作業
1.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教師總結升華:鮮花裝扮我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用歌聲、畫筆表達對花兒的喜愛,希望大家能夠保護花草、保護環境,讓花兒開的更美!
2.課后請同學們多去觀察大自然中的花卉,向長輩請教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養成善于觀察美、發現美、保護美的習慣。
試講題目四:剪紙中的吉祥紋樣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教師設計“變魔術”的小游戲(運用剪刀將空白的紙剪出花樣),學生觀察發現,剪出了一條金魚的圖案,經常可以在剪紙中看到這個形象。提出問題:為什么剪紙中常常會出現這些形象呢?這些形象有什么代表性的意義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剪紙中的吉祥紋樣》,一起探究這些形象出現的寓意。
活動二:描述分析
1.感受剪紙
教師播放課件,展示《福壽雙全》《喜上眉梢》《富貴平安》等剪紙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作品中出現了哪些形象?這些剪紙作品在整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蝙蝠、梅花等形象;有的以方形呈現、有的直接以魚的形象出現)
2.分析剪紙語言
教師出示剪紙作品《連年有余》,學生欣賞回答下列問題:剪紙作品較之其他藝術形式在造型形狀、色彩等方面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形象生動、色彩鮮艷、構圖飽滿。這些形狀就叫做剪紙語言。圓點適合表現花心;月牙紋適合表現輪廓線;鋸齒紋適合表現動物的毛發……只有合理的運用剪紙語言才會使剪紙作品更漂亮。
3.剪紙中的吉祥紋樣
①教師展示多幅剪紙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吉祥圖案常常選用哪些事物作為圖案?它們都代表什么含義?
學生分享,教師總結:找出吉祥圖案當中對于諧音的運用,如蝠—福、梅—眉、瓶—平等。諧音表達了勞動人民對幸福的向往與追求。
②教師播放視頻向學生展示對折剪紙的具體方法,學生邊觀看邊思考:你想設計一幅怎樣的吉祥圖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述。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親自示范一幅吉祥紋樣的剪紙制作步驟,學生觀看,并總結步驟:1.確定吉祥寓意;2.選擇表現形式;3.設計紋樣;4.剪出形象。
活動四:實踐展評
1.學生選取寓意美好的吉祥紋樣進行設計創作。提示學生注意刀剪安全,以及注意保護教室衛生,尤其要注意剪紙順序為:先里后外,先小后大。左手要配合右手轉動手中的彩紙,剪出流暢的線條。
2.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作品后,舉辦“巧手大賽”,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
4.其他同學從作品圖案的選取角度、美好寓意、剪紙語言等各個不同角度進行評析,同時評選出最佳優秀獎,最佳創意獎,最佳人氣獎,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如《富貴平安》:美好寓意—運用牡丹進行展現富貴平安的寓意;剪紙語言—造型生動,色彩—以大紅為主,喜慶,吉祥)
活動五:小結作業
1.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課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升華:剪紙作為中國民間美術之一,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體現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審美,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傳承。
2.學生將本節課看到的吉祥紋樣以及吉祥紋樣的寓意講給自己的家人聽,并將自己的剪紙作品用來裝飾居室。
【板書設計】略
試講題目五:《花兒朵朵》
1、題目:花兒朵朵
2.內容:
(1)自然界中最為爭奇斗艷的莫過于鮮花,形形色色的花朵總是給我們帶來愉悅或驚喜。生活中,人們利用-些方法將花朵繪制成紋樣,常帶給我們美好和遐思。
(2)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構成的。
(3)根據花兒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夸張、簡化、添畫等方法大膽自如的進行變化。
3.基本要求:
(1)寫出教學過程的主要步驟;
(2)抓住花的形狀特點,設計一個花卉的單獨紋樣;
(3)教學過程中至少設計提問一次;
(4)按課題需要進行啟發性或說明性圖示板繪(或紙繪),并與講解相結合;
(5)試講時間為10分鐘左右。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關于花卉的音樂旋律《牡丹之歌》《茉莉花》《桃花朵朵開》《梔子花開》,提出問題:這些旋律表現的是什么花?(牡丹、茉莉花、桃花、梔子花)
教師播放牡丹、茉莉花、桃花圖片繼續提問:這些花兒漂亮嗎?(漂亮)
教師總結:在音樂中人們歌唱美麗的花兒,今天在美術課上老師就帶領大家用畫筆描繪美麗的花兒,揭示課題《花兒朵朵》。
活動二:直觀感知
1.形態特征
教師播放牡丹、鈴蘭、向日葵、牽牛花、馬蹄蓮、燈籠花等花卉圖片,請學生觀賞并提問:
①你認識哪些花?(牡丹、鈴蘭、向日葵……)
②他們各自的形態一樣嗎?像什么?(形態各異;牡丹花像繡球、鈴蘭像鈴鐺、燈籠花像燈籠燈……)
教師總結:大自然中花卉形態多樣,都有各自的特征,有半圓形、心形等,多去觀察、思考能幫助我們很好的了解花卉的形態特征。
2.花卉結構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并提問:誰能說一說花卉有哪些部分組成?
學生代表回答:花瓣、花蕊、花柄。
教師出示花卉教學掛圖并總結:花卉外形變化多樣,但其組成部分是相似的,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構成。
活動三:形式分析
1.夸張
①教師展示向日葵花卉圖片,并提出問題:向日葵的形狀像什么?你能簡單的畫一畫嗎?(像圓盤)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鼓勵其在畫紙上進行繪畫嘗試。
②教師展示《向日葵》單獨紋樣作品,繼續提問:想一想,設計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使向日葵的形象更加生動?比一比和自己繪制的有什么不同之處。(花盤里的果實用彩色格子代替了;自己畫的寫實,展示的作品有點夸張)
2.變化、添畫
①教師展示《馬蹄蓮》《燈籠花》作品并提問:這兩件作品表現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來的?(馬蹄蓮、燈籠花;馬蹄蓮花瓣變化成了三角形、燈籠花像燈籠)
②這兩件作品運用了什么手法來突出花卉的形態特征?(對花朵進行了變化、添畫)
3.學生作品分析
教師展示《睡蓮》等學生作品,并和學生一起欣賞討論(作者根據睡蓮外形特征對葉子進行概括、對花瓣進行變化,使其形成單獨紋樣)
教師總結:花卉單獨紋樣具有裝飾性。繪制花卉單獨紋樣時,要依據其外形特征進行想象,然后設計繪制,其手法有:夸張、變化、添畫等。
活動四:示范講解
教師以“牽牛花”為例,向學生示范花卉單獨紋樣繪制步驟以及思路:
1.觀察牽牛花外形特點。(像喇叭)
2.用變化手法設計喇叭外形、用概括手法繪制花枝、葉子。(畫出一大、一小兩朵使畫面均衡)
3.使用玫瑰紅、綠色進行色彩裝飾。(用玫瑰紅裝飾花朵,用綠色裝飾葉子)
4.整體調整,使紋樣完整、美觀。(調整細節,單獨紋樣完成)
活動五:實踐展評
1.請同學們自由展開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動手設計花卉單獨紋樣作品。強調要根據花卉外形特征大膽的進行設計繪制。
2.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作品后舉辦“賞花大會”,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張貼在作品交流園地,并拍照留念。
4.其他同學從裝飾手法、色彩、美觀度等方面進行評析。
活動六:小結作業
1.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教師總結升華:鮮花裝扮我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用歌聲、畫筆表達對花兒的喜愛,希望大家能夠保護花草、保護環境,讓花兒開的更美!
2.課后請同學們多去觀察大自然中的花卉,向長輩請教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養成善于觀察美、發現美、保護美的習慣。
試講題目六:《喜怒哀樂》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教師組織游戲“比比誰是小影帝”,設置不同的場景,配上不同的聲音,看看誰模仿的最像,在多媒體上出示一些話語,比如春天來了,老師組織同學們去郊游,同學們很高興或有的同學一直吃,吃壞了肚子很痛苦等。
學生表演結束后,提問學生:你看到了哪些表情呢?(高興、難過、生氣)
老師總結:我們的表情生動可愛,人到底都有什么樣的表情,是什么影響了表情?順勢導入本課《喜怒哀樂》。
活動二:描述分析
1.表情反應情緒
教師多媒體播放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列賓的《查波羅什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畫面中描繪的是什么場景?(一位端莊坐著的女子;很多人吵鬧的畫面)
②畫面帶來的感受是相同的嗎?具體哪里體現出來?(表情)
教師總結:《查波羅什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描繪的是眾人大笑回擊蘇丹王,每個人大笑、嘲笑,生動形象;《蒙娜麗莎》描繪的就是微笑的一位夫人,笑起來典雅端莊,給人感覺和諧。可以發現,我們的表情變化傳達出來的是人的內心變化。
③這些作品上的表情跟真實的一模一樣嗎?(不一樣,更加夸張)
教師總結:我們的表情反應內心,為了更好的表現內心情緒,我們在繪畫時會故意夸張或夸大這些細節。
④我們還有哪些表情呢?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出現?引導學生組成小組,可以進行嘗試,相互討論。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喜、怒、哀、愁分別給我們高興、憤怒、傷心和無奈的感受;通常情況下遇見高興的事情會喜,遇到氣憤的事情會憤怒,遇到傷心的事情會哀傷,遇到無奈的事情會發愁。
2.不同情緒下的五官特征
教師組織“對對貼”的小游戲,在黑板上貼好四個沒有五官的人物頭像并標明表情,請四組同學上臺將不同的五官特征貼在相應的表情下,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點評確認。
教師再通過“你演我猜”的小游戲,請同學們表演出示的表情詞語,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猜測,完成后請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觀察、討論,組織小組內思考:不同的情緒,我們的五官表情到底有什么不同?師生共同總結: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淚下落;畫人怒,立眉瞪眼牙緊咬;畫人愁,皺眉縮眼嘴掉落。
活動三:示范講解
教師以“會笑的班長”示范其作畫步驟,學生認真觀察:
①觀察人物特征;
②畫頭發結構特征和頭部輪廓;
③刻畫五官,注意表情變化;
④畫頸部和衣領;
⑤整體調整。
活動四:實踐展評
1.請同學們以“我最喜歡的人”為題,自由創作,展開想象,任意選擇一種表情進行創作,實踐時間為20分鐘。
2.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作品后舉辦畫展,請同學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
4.其它同學從作品的創意、表情等角度,互相評價學生的作品。
活動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并引導學生與教師一起總結升華:人的表情主要通過眉、眼、嘴的微妙變化表現出來的,反映內心的情感,除了繪畫,藝術家還用多種形式留下了我們情感表現。
2.課下搜集其他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其他藝術形式表現人物表情的多樣性,如雕塑、版畫作品等。
【板書設計】
略
試講題目七: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1.題目:高年級《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教學
2.內容:
(1)齊白石作品欣賞。
(2)介紹個人生平(齊白石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小的時候砍柴、放牛……只讀過一年書。成年后做雕花木匠,后來通過刻苦學習,終于成為現代繪畫史上非常有影響的中國畫畫家。1953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3)賞析藝術特點(他擅畫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畫蟲一絲不茍,極為精細。尤擅畫蝦,水墨淋漓,生機勃勃。山水畫構圖新穎,極富創造精神)。
3.基本要求:
(1)10分鐘之內講完;
(2)講明齊白石的生平,以及他繪畫的特點;
(3)體現齊白石畫的風格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
(4)配合教學內容進行板書設計。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教師創設問題“他,留著長長的胡須,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藝術家。畫花鳥蟲魚是一絕,尤其擅長畫蝦,大家猜猜他是誰?”
學生交流回答“齊白石”,教師揭示課題: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環節二:描述分析
1.播放紀錄片《百年巨匠——齊白石》片段,請學生帶著問題“齊白石是一個怎樣的人”觀看視頻。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齊白石于186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幼兒好學,但家境貧寒,僅讀半年私塾,后回家務農。12歲開始學木匠,善雕花,手藝與觀察力為日后拜師學習繪畫打下基礎。他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藝術,詩、書、畫、印均有很高造詣。1953年得到“人民藝術家”美譽。
2.教師展示齊白石的花鳥魚蟲作品,提問:齊白石作品在題材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齊白石喜歡描繪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花鳥魚蟲,富有生活氣息。
3.教師出示《群蝦》,提問:畫中共有幾只蝦?你覺得它們正處于怎樣的環境中?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中共有9只蝦,三只居上,六只擁于下,頭皆朝左下方,雖未畫水,卻令人感覺到群蝦在水中活潑、靈敏、機警地游動著,很有生命力。
4.教師展示現實中的蝦的圖片和齊白石作品《群蝦》,并提問:《群蝦》和現實中的蝦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群蝦》是根據現實中的蝦創作的,但是比現實中的蝦簡約,寥寥數筆,把蝦的神態刻畫在紙上,比現實中的蝦更加生動傳神。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5.教師出示筆墨技法示意圖,請學生對比觀察:畫家用了怎樣的筆法和墨法來表現蝦的形體和神態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畫家以淡墨畫蝦的身體,濃墨畫蝦的眼睛。中鋒畫蝦螯和須,側鋒畫身體。并且以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蝦的前后位置。
教師追問:使用這樣的筆墨對畫面表現有什么幫助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抓住了蝦的特點,把蝦的特點表現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蝦身健勁有形,姿態各異,長臂鉗重疊交叉,繁多的長須和成排的小腿,無一累贅,活靈活現,特別是薄殼包裹軀體的半透明感,神完氣足,形神兼備。比現實中的蝦更增加了趣味感。有“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味。
環節三:總結解釋
師生共同歸納齊白石花鳥畫藝術特點和欣賞方法。
藝術特點:齊白石擅畫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尤擅畫蝦,水墨淋漓,生機勃勃。題材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形象,有生活氣息。用筆靈活多樣,墨色變化豐富。
欣賞方法:可以從題材、筆墨、意味等角度對其作品進行賞析。
環節四:欣賞評價
教師展示作品《竹樓荷塘》、《蛙聲十里出山泉》,請學生選擇一幅喜愛的作品,4人一小組,從題材、筆墨、意境三個角度試著賞析作品,并扮演解說員向其他同學介紹作品。
學生回答后,教師做出總結:
1.《竹樓荷塘》中,荷塘中荷花綻放,荷葉連連,一座竹樓靜靜地佇立在其中,藏于大山之后,小巧且典雅;整幅畫面以青、藍色調為主,而小樓艷麗的樓頂,又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在這幅畫里,遠近的荷花大小與墨色都不一致,隨意點染,錯落有致,這樣的對比更加突出了荷塘的深遠。
2.《蛙聲十里出山泉》中,畫家用簡略的筆墨描繪了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的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雖然畫面上不見一只青蛙,卻使人有如聞蛙聲之感,伴隨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詩情畫意榫鑿相吻,水乳交融,充滿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這兩幅都是山水畫,用筆大氣磅礴,用色純凈明麗,意境深幽。充滿想象力,趣味盎然,一代大師以兒童般好奇的眼光觀察世界,并在作品中表現童真與童趣。
環節五:小節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齊白石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并從中總結出他對于生活的熱愛。
2.課后把齊白石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好朋友聽,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嘗試臨摹一幅齊白石的花鳥畫作品。
【板書設計】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藝術特色:取材于生活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生動有趣
試講題目八《剪剪小窗花》
參考解析: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引出新課
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的視頻并提問:從音樂中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從音樂中感受到了新年的歡樂氣氛。提示學生過年的風俗習慣如貼春聯、掛年畫、剪窗花等,引入課題《剪剪小窗花》。
(二)觀察討論,示范演示
1.出示各種不同的窗花作品并提問:這些窗花給你什么感受?引導學生感受窗花帶給人們的喜慶氣氛,了解過年過節貼窗花是為了突出對來年吉祥美好生活的祝愿。
追問:這些窗花作品形狀不同,可以貼在什么位置上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可以分為團花、角花、門箋,分別可以貼在窗戶的中間、四角和門欄上面。
2.示范講解對稱窗花的剪制過程。
(1)正方形紙先對折再對折,展開后讓學生找到紙的中心點。然后從中心點和中心點相對的點進行連線再次對折。
(2)圍繞中心點繪制紋樣,注意中心點的兩邊需要有線條相連接。
(3)剪制時注意不能把線條剪斷。
3.示范之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除了老師這種折法,還有哪些折疊的方法。總結還可以用三折法、六折法等。
(三)實踐練習、展示評價
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剪制一個對稱的窗花。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提示學生剪制時注意折線的部分線條不能剪斷。
在黑板上畫出一棵大樹的樹干,讓學生們把自己的剪紙作品貼到大樹的上面形成一個樹冠,然后找同學來評一評,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并說出自己喜歡這個作品的理由,最后教師總結,可以從圖案和剪制流暢度等方面給出評價和建議。
(四)拓展升華、小結作業
讓學生回憶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提示學生除了窗花,我們國家的民間藝術還有很多種類,這些民間藝術無不傳達出勞動人民對于豐衣足食、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的美術愿望。最后留作業把今天的剪紙作品送給爸爸媽媽,同時也把祝福送給他們。
【板書設計】略
1.題目︰四年級《線條的動與靜》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按課題需要用教具和講解,要求示范和講解結合,學生能看清教師的示范;
(3)引導學生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達不同的視覺感受進行創作;
(4)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環節;
(5)教學結構和節奏合理,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繪。
查看答案
1.題目∶五年級《編花籃》片段教學
2.內容:教材插畫略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按課題需要用教具和講解,要求示范和講解結合,學生能看清教師的示范;
(3)引導學生“一提一壓”的編織方法進行創作;(4)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環節;
(5)教學結構和節奏合理,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繪。
參考解析:
一、激趣導入
教師提著自己提前編好的花籃并哼唱《編花籃》這首歌,學生聆聽后猜猜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多媒體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花籃,并提問:看到這些精美的花籃,你們也想不想自己動手編花籃?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勢導入課題。
二、教學新授
三、1、賞花籃
教師把提前準備好的多個花籃分發給每個小組,并引導他們邊欣賞邊思考以下問題:
(1)花籃都有哪幾部分組成?(2〉各部分應該怎么制作呢?
學生匯報觀察討論結果,教卯仕子飲識、籃身、籃底、用課件播放編花籃的過程。
鼓勵學生大膽探討花籃的制作方法,并從觀察中總結出編制過程,體現探究性的學習過程。
2、議花籃
教師播放提前錄制好的編花籃微格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并嘗試總結出在制作過程中的注意要點。
示范講解︰
教師總結在制作花籃時要注意測量籃沿、籃身等各部分的尺寸,也要學會“一提一壓”的編織方法。
三、學生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創作一個自己喜歡的花籃作品,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制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提醒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及保持教室的整潔)。
四、展示評價
教師將學生的花籃作品全部展示在展臺上,并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組
五、小結拓展
總結:通過本節課學習,教會學生在看看、做做、試試等方法中表現花籃,設計制作編花籃并加以應用的完整體驗。在再創作過程中,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制作的精美的花籃作品。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豐富他們的審美體驗。
拓展∶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編花籃》影視視頻,與學生們一起歌唱并舞蹈,從而活躍課堂氛圍,升華他們的情感。
六、布置作業
引導學生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自己的媽媽親手制作一個漂亮的花籃,大膽選擇編制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構思編制物件,并將自己贈與媽媽的過程記錄下來,下節課舉辦一個“送給我最親愛的媽媽”編織展覽。
板書設計:略
更多小學美術教資面試真題:
小學美術
1、題目:《剪剪小窗花》
(1)題目∶《剪剪小窗花》(2)內容:要點提示或建議︰
(3)基本要求:
要示范;②要升華一下;③;④試講時間為10分鐘左右。
2、題目:《刻紙》
(1)題目∶《刻紙》
(2)內容:石版畫的藝術特色和制作方法還有一幅圖是牦牛和藏民
要點提示或建議︰(3)基本要求:
3、題目:《設計緊急避難圖》(1)題目:《設計緊急避難圖》
(2)內容:石版畫的藝術特色和制作方法還有一幅圖是牦牛和藏民
要點提示或建議:(3)基本要求:①結合教具;②;
③適當板書板繪;
4、題目:《裝飾小夾子》(1)題目︰《裝飾小夾子》
(2)內容:
要點提示或建議∶(3)基本要求∶①;米分與
5、題目∶《光影的變換》
(1)題目∶《光影的變換》()內容:
要點提示或建議:光影的組成
光影的原理繪畫的步驟
相關推薦:
2021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