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段教學
1.題目:《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 10 分鐘;
(2)與學⽣之間有提問交流;
(3)教師有步驟板書。
參考解析:
⼀、實物導⼊,激發興趣
教師課前準備好計算機實物展⽰并提問:計算機已經滲透到 我們⽣活中的⽅⽅⾯⾯,那我們利⽤計算機能夠做什么?
學⽣回答設想
⼆、⼩組探究,講授新知
知識點⼀:計算機硬件系統
1.教師多媒體展⽰:計算機輸⼊設備計算機的輸⼊設備(如⿏標、鍵盤等),輸出設備(如顯⽰、打印機等),引導學⽣理解計算機和⼈的⾝體是⽐較相似的。
2.學⽣通過教師圖⽚展⽰通過⾃主探究總結:輸⼊設備相當于 我們⼈類獲取信息的器官(如眼、⽿、鼻、⾆等),輸出設備相當于我們表達信息的器官(如嘴、⼿)。
3.教師繼⽽介紹控制器、運算器以及內外存儲器,運算器、控 制器相當于⼤腦中負責運算和控制的部分;存儲器相當于⼤腦 中掌管記憶的部分,以及我們使⽤的存儲信息的物品(如筆記
本等)我們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 CPU。
4.在此基礎上教師展⽰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結構圖以及功能 作⽤,引導學⽣進⼀步理解計算機硬件。
5.引導學⽣獨⾃完成“硬件分類”的練習,選學⽣做練習演⽰。
教師對完成情況進⾏總結。
知識點⼆:計算機軟件系統
1.⾸先教師講解計算機軟件的概念
2.學⽣分組討論研究:計算機軟件分為哪⼏類?具體的作⽤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評價提升
結合計算機硬件組成的基本知識,以⼩組為單位,通過查閱相 關資料、網站,合作完成⼀臺多媒體計算機所需要的硬件配置 表格。
要求:
1.了解計算機各個配件的功能、型號以及性能
2.了解前計算機主流計算機的配件型號、品牌以及最新發展 報考
四、師⽣⼩結,升華情感
1.教師對全體同學進⾏評價,并提問:本節課的收獲是什么?
2.學⽣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1.計算機硬件。2.計算機軟件。
3.教師補充
五、課后拓展
繼續完善多媒體計算機所需要的硬件配置表格了解當地計算機 配件的具體價格情況。
板書設計: 略
EXCEL表排序
1.題目:七年級《EXCEL表排序》片段教學
2.內容:
了解EXCEL表排序的概念,掌握數據排序的操作方法
3.基本要求:
(1)重點突出;
(2)要有相應的板書;
(3) 師生互動。
參考解析:
一、設置情景,激發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張打亂的全班成績表創設情境。
提問:能快速說出排名考前的學生嗎?由此引出為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數據排序讓學生帶著疑問開始新課。順勢明確學習的主題“Excel的排序”。
二、講練結合
1、由教師先演示對總成績列進行排序,學生觀看效果。
2、請學生自主探究熟練掌握升序排序和降序排序,并請學生回答二者區別。
三、繼續深入問題
1、設問:當總成績一樣時,能不能按照這些相同的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序?學生根據問題小組內談論引出教學內容。
2、教師演示以上問題:設置主要關鍵字、次要關鍵字、第三關鍵字以及升降序排列,學生觀察效果。進行本節課的講解。
3、再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索,按照姓名列是否可以排序?并觀察排序的規律。
四、小組合作鞏固練習
布置任務一按照總成績為第-關鍵字進行升序排序。
布置任務二按照姓名為第一關鍵字進行筆畫排序,相同者按照總成績降序排序。
五、上臺展示
選出小組代表展示組內數據排序結果,評價并進行表揚。
六、小結
提問:請大家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總結:略
七、布置課外作業
給定一張奧運:金牌表,請將國家按找筆畫排序,相同者按照金牌數量降序排序。
板書設計:略
圖表類型
1.題目:《圖表類型》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與學生之間有提問交流;
(3)教師有步驟板書。
參考解析: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在課前出示兩組圖片:關于本班運動會比賽成績表,和一個扇形統計圖,通過對比兩張圖,提問:長跑成績在4分鐘以上的學生的占比是多少?哪一個圖表更加直觀?
二、任務驅動,探索新知
任務一:創建圖表
1.教師出示數據表,引導學生找到圖表的特點。
2.學生總結圖表類型:柱形圖、折線圖、餅圖、條形圖等。
3.教師在此基礎上繼續出示一張表:“2010-2011 年我國各類網絡應用用戶規模”數據表,想要直觀的表示2010年和2011年各類網絡應用的用戶人數,可以制作一個柱狀圖。
4.教師演示制作方法:①在數據中選中“應用”“2011年(萬人)”“2010年(萬人)”這三列數據。
②在“插入”選項卡的“圖表”組中單擊“柱形圖”,選擇一種合適的圖表樣式(二維柱形圖中的簇狀柱形圖),單擊“確定”按鈕,當前工作表中就嵌入了- -張柱形圖。
5.教師提問:直觀看出各種網絡用用用戶的數量關系,哪一個用戶數量躍居首位。
6.學生回答:略
任務二:更改圖表類型
1.在學生創建表格后,根據分析的角度不同,使用的圖表也就不同,已經創建的圖表,可以根據需要更改類型。試著更改其中的數據仔細觀察圖表有何變化?
2.學生回答:略
3.教師繼續引導:如要分析2010年和2011年各類網絡應用用戶數量的變化趨勢可以用折線圖來表示更合適。
4.學生以小組探究的形式根據書上的基本步驟進行探究。
5.學生到教師機前演示教師強調操作步驟:
①選中柱形圖,在“圖表工具-設計”選項卡的“類型”組中單擊“更改圖表類型”。
②在“更改圖表類型”對話框中選擇合適的“折線圖”類型,單擊“確定”按鈕,柱形圖就變成了折線圖。
三、鞏固練習,評價提升。
學生小組為單位從不同角度分析網絡應用用戶數量變化情況,并討論各種分析角度適合用哪些圖表類型。
四、師生小結,升華情感
1.教師對全體同學進行評價給予學生肯定后,并提問:本節課的收獲是什么?
2.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
3.教師補充
五、課后拓展
針對旅游項目做一個統計,并選擇合適的圖表。
板書設計: 略
相關推薦:
2021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