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蘇武傳
1.題目:高一《蘇武傳》片段教學
2.內容:
解釋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
(1)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2)稍遷至移中廄監
(3)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4)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
(5)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字詞朗讀;
(3)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古今異義,理解句子意思。
參考解析:
[試題解析]
一、復習導入,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回顧上堂課內容,簡要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二、初讀習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習題中的5個句子,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語句。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
三、精讀習題,深入分析,
1、提問:誰能說一說第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哪個字是古今異義詞,舌義、今義分別是什么意思?
明確:
(1)假吏:指充任使臣屬吏。假:古義指臨時充任,今義指虛假。
(2)募:招募。
(3)士:士卒。
(4)斥候:偵察兵。
(5)俱:一同。“俱”后省略動詞謂語。
本句大意:臨時充任使臣屬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偵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
2、提問:誰來挑戰第二句?
明確:
(1)稍:古義指漸漸;今義指稍微,些許。
(2)遷:升遷,升任。
(3) 移中:廄名。
(4)監:管事的官員。這里指管理馬廄的官。
本句大意:逐漸被提升為漢宮移園中管馬廄的官。
3、提問:第三句中哪個字是古今異義詞?
明確:
(1)當:古義指抵押,今義指正在(某時某地)。
本句大意;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了人來抵押。
4、提問:第四句如何理解?
明確:
(1)既:已經。
(2)遺:古義指送給;今義指丟下、落下。
本句大意;已經到了匈奴那里,備辦了一些財物送給單于。
5.提問:第五句誰能來說一說?
明確:
(1)會:古義指正當,適逢;今義指聚會,集合。
(2)緱王:匈奴的一個主。
(3)長水虞常:指漢朝投降匈奴的原長水校尉虞常。
(4)謀:謀劃。
(5)反:造反。
本句大意:適逢匈奴國內緱王與原長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謀反叛。
6.請學生朗讀句子,體會古今異義詞。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請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結合以前學過的文言文,有沒有古今異義詞。討論后全班總結分享,整理積累。
五、鞏固小結
學生總結本課收獲,教師補充。
六、布置作業
課后尋找《蘇武傳》中存在的其他詞類活用現象,下節課分享交流。
板書設計:略。
相關推薦:
2021教師資格報名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教師資格考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