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5月20日第一批)
一、保教實踐類
【考題】對于愛吮吸手指的幼兒,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愛吮吸手指,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對其身體造成危害。作為幼兒老師,我會努力幫助幼兒糾正這一不良行為習慣,促進其健康成長。
2.當幼兒吮吸手指的時候,主動關心他,帶領他玩玩具或做游戲,以轉移幼兒的興趣,分散幼兒吮吸手指的注意力。
3.在日常的教學或游戲活動中,通過游戲、兒歌等各種方式告訴幼兒吮吸手指的危害。
4.向家長反映孩子吮吸手指的問題,建議家長多為孩子提供各項游戲或有營養的零食讓孩子的口腔有滿足感,以此來代替孩子吮吸手指的習慣。并在必要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進一步判斷孩子吮吸手指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
【考題】班里有個孩子常常出現打其他小朋友的行為,作為教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攻擊性行為會造成幼兒之間的矛盾、沖突,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要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及時干預、矯治。
2.對這名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了解,通過與他的家人進行溝通,找到他存在攻擊性問題的主要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3.通過各項措施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進行矯治。首先,引導這名幼兒進行移情換位,感受同伴受到傷害的情緒。讓其換位思考,以此減少幼兒的攻擊行為。其次,引導這名幼兒正確發泄情感。最后,與家長溝通,幫助幼兒凈化生活環境。
【考題】你班里的一個小朋友自理能力很差,請問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我們身為幼兒教師,要抓住機會好好幫助孩子成長。
2.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第一,激發幼兒生活自理的興趣。用唱兒歌、做游戲等形式讓幼兒對自己的事情自己生成興趣。第二,鼓勵有自理行為的孩子。對那些能自己吃飯喝水穿衣的孩子給出公開的表揚和獎勵,并號召這個小朋友向他們學習。第三,聯系家長,建議家長在家庭中有意識培養孩子自立自理。
3.在培養和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有針對性,更要拿出耐心,不可以急于求成,更不可以因孩子們不會自理而批評他們。
二、應急應變類
【考題】幼兒園來了一位男教師,身材魁梧,有的小朋友嚇哭了,有的小朋友捂著眼,你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1.表明態度,小朋友害怕男老師,不僅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我會盡力解決這個問題。
2.跟男老師進行溝通,安慰和鼓勵他。讓他理解小朋友這樣表現的原因,希望他不要因此感到受挫,要調動起更好的狀態來工作。
3.我會讓男老師參與到游戲中來,跟小朋友們共同玩耍或者多給小朋友講有趣的可愛的故事,培養他們之間的感情。
4.在日后教學中多留心,一方面觀察這名老師教學方面是否有不妥之處,及時提醒。另一方面觀察孩子是否能夠適應老師,及時幫助調整。
【考題】有一只昆蟲飛入教室,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你會怎么去處理?
【參考答案】
1.孩子好奇心重,關注活動的小物體很正常。面對這種情況,我會在控制好課堂局面的情況下,保護好幼兒安全。
2.我會暫停講課,告訴小朋友們不要去抓蟲子,小心受到傷害。
3.我會請配班老師立即將窗戶敞開,集中轟攆,讓昆蟲飛出去,然后,馬上關閉所有的門窗,防止昆蟲再次飛入。
4.用提問的方式,將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吸引回我的課堂之上。
2017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及答案(第二批)
一、保教實踐類
【考題一回顧】有個幼兒在玩完玩具后總是亂扔,作為幼兒教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小朋友玩完玩具后總是亂扔,既不利于其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會影響其身心健康成長。作為幼兒教師,我會及時引導其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
2.我會和這個幼兒一起商量,共同制訂幾條“規矩”。如玩具用完后要物歸原處,收放玩具要輕拿輕放,收完后要檢查一遍等。另外,我還會教給幼兒收拾玩具的方法,如積木塊要先整齊地擺放在盒子里蓋好蓋子,然后再送回原處等。
3.積極引導其改進。我會通過講述布奇《送玩具回家》的故事,或是創編一些整理收拾玩具的歌謠等方式,讓幼兒在日常活動或游戲中,逐步樹立起收拾玩具的意識。
4.為了使幼兒記住玩具的位置,我會在玩具上標上便于記憶的有趣標記,讓幼兒實現有意記憶。同時,我還會明確不同玩具的負責人,通過責任分配的方式,調動小朋友收拾玩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考題二回顧】有的幼兒離開媽媽后就哭鬧,作為幼兒教師,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離開媽媽后哭鬧,主要是對父母過度依戀,是典型的幼兒分離焦慮。作為幼兒教師,我會正確引導,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2.營造愉快的幼兒園環境,我會開展豐富、有趣的小活動。例如,請幼兒到玩具角做客、用桌面玩具進行拼裝比賽、在活動區和他們玩球等,并適時地給予幼兒鼓勵性評價,以幫助幼兒減少消極情緒。
3.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我會仔細觀察幼兒的一日生活表現,及時用獎勵的形式給幼兒發一些學習用品、日常用品等,鼓勵其嘗試用小毛巾擦手、用小杯子喝水等,使幼兒覺得自己很能干,從而消除其離開家長的恐懼。
4.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我會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的一日生活,并通過各種形式,從家長那里了解幼兒的各種情況,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考題三回顧】班里的明明不愛說話,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作為幼兒教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明明不和其他小朋友玩,長此以往的話,既不利于其良好性格的形成,還會影響其成年后的社交能力。作為幼兒老師,我會高度重視此事,并及時解決。
2.詢問了解,查找原因。一是我會在教學活動中深入觀察明明的行為表現,并詢問明明不愿與其他小朋友玩的原因。二是我會向幼兒家長詢問明明在家的表現。
3.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一是如果明明是剛入園不久,害怕陌生的環境和人,那么我會對其充滿熱情和愛心,在言語、態度上做到和藹、親切,消除他的害怕心理,讓他愿意和我親近。二是如果明明是性格內向,那么我會在組織活動時多鼓勵和引導他,幫助明明在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快樂,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愿意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三是鼓勵其他小朋友共同幫助明明,主動與其接觸。
【考題四回顧】班里有個幼兒總是愛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作為幼兒老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如果班上有個幼兒總是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我會及時制止,并且通過家園合作,規范幼兒的行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2.及時制止,我會告訴幼兒搶占別人東西是不對的,應該在征求別人的同意之后才能去拿別人的東西,并引導該幼兒向被搶的小朋友道歉。
3.安撫被搶玩具的小朋友,我會及時安撫他的情緒,比如給他糖果或者其他物品等,轉移該幼兒的注意力。
4.主動聯系搶玩具的幼兒家長,我會向家長反映該幼兒的情況,引導家長使用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通過家園合作,幫助孩子改正問題。
二、職業認知類
【考題回顧】有的幼兒教師說幼兒園的工作簡單又枯燥,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有的幼兒教師說幼兒園的工作簡單又枯燥,我認為這是其缺乏對幼兒教師職業科學認識的表現。
2.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的工作原則是“保教結合”,“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教師要通過飲水、入廁、盥洗、餐點、午休等這些一日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如果教師要做好幼兒教育工作,就需要不斷思考,根據每個幼兒的年齡和性格特點花心思去組織設計每個環節的活動。
3.幼兒教師每天的工作并不只是相同內容的簡單重復,幼兒教師應該摒棄這種錯誤觀念,為自己制定每個階段的職業發展規劃,通過不斷地學習、反思,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幼兒結構化真題及答案(精選)第三批
一、人際關系類
【考題一回顧】幼兒園開展勞動活動,但家長找到老師說不想讓孩子勞動。作為老師,你要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
1.家長找到我,說不想讓孩子勞動,說明家長沒有認識到適當勞動鍛煉對幼兒的益處。因此,我會耐心地對家長進行引導和勸說。
2.我會向家長解釋讓幼兒在園里參加勞動是為了培養他們勤勞、勇敢、有愛心等品質。比如,讓孩子給小樹苗澆水可以讓孩子學會愛惜花草樹木。
3.我會消除家長的擔憂,告訴家長給予幼兒的勞動量都是適當的,并且向家長保證勞動活動的安全性。
4.我會鼓勵家長改變教育方式,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要過分保護和溺愛孩子,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
二、保教實踐類
【考題一回顧】有個小朋友好奇心特別強,總問你很多問題。作為教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愿意主動探索未知世界。所以,我會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在回答孩子問題的同時,注重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識。
2.他們愛問問題是愛動腦筋的表現,所以我會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細致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并給予他們表揚,鼓勵他們多問問題。
3.我會以引導為主,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啟發幼兒通過獨立思考得出問題的答案。
4.當幼兒提出的問題,我不能給出答案時,我會詢問其他老師或者上網查資料,將知識內化,轉化成自己的言語,再傳授給幼兒。
5.我會不斷學習,通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考題二回顧】在班級活動中,小朋友都沒有興趣,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小朋友對活動沒有興趣,可能是我的組織和設計不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沒有趣味性,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所以,我會注重激發小朋友的興趣,使教育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活動中,當發現小朋友沒有興趣時,我會傾聽幼兒的感受,并據此改變活動的形式來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
3.我會設計一些有懸念的問題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比如,在給小朋友講教育類的故事《聰明的烏龜》時,我會拿出烏龜的玩具,并設計“這是誰呀?故事中的狐貍吃了青蛙嗎?等問題,以此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4.我會注重將趣味性、真實性與挑戰性相結合,使幼兒“身臨其境”,在活動氣氛中產生興趣。比如,在以“勇敢”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我會讓他們開展“尋寶”探險活動,讓幼兒像一位探險家那樣,爬過“山地”,越過“小河”,克服重重困難,一步一步解開圖中之迷,最后尋得“寶物”。
【考題三回顧】在上課時,你發現有個幼兒尿褲子了。作為幼兒老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上課尿褲子,這是受幼兒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因素影響的。我會耐心對待,在保證教學正常進行的同時,維護好幼兒的自尊心。
2.我會通過眼神、手勢等肢體動作暗示保育員或者配班老師,將尿褲子的幼兒單獨帶到休息室或者衛生間,幫他換好備用的干凈衣褲后,再送回教室繼續上課。
3.在這期間,我會通過提問、集體游戲等方式,吸引其他幼兒的注意力,繼續進行課程內容的講授。
4.課后我會單獨和該幼兒談心,讓他不要過分自責,或者覺得難為情,充分保護他的自尊心。并叮囑幼兒以后想小便時,要告訴老師或是自己主動到衛生間上廁所。另外,我會告訴他我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小朋友,消除幼兒的心理負擔。
【考題四回顧】班里有個幼兒很活潑好動,作為幼兒教師,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1.針對活潑好動的幼兒,我會采取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2.在一日生活或者游戲過程中,我會特別關注活潑好動的幼兒,并告訴他如何遵守課堂秩序以及怎樣在上課、游戲中進行合作等。
3.當活潑好動的幼兒有進步時,如每當幼兒按照課堂要求端坐在位子上或者安靜地坐在位子上進餐時,我會及時鼓勵和表揚他,以強化他的良好行為習慣。
4.多與幼兒家長溝通,我會把孩子在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引起家長的重視。同時,我也會給家長一些教育建議,讓家長鞏固老師在園的教育效果。
2017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真題及答案(第四批)
一、綜合分析類
【考題回顧】幼兒園為了保障幼兒安全,不讓幼兒教師為幼兒設置大型游戲。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幼兒園想要保障幼兒安全,防止幼兒受到意外傷害的初衷是無可厚非的,但因此而禁止幼兒教師為幼兒設置大型游戲,難免有因噎廢食之嫌,此舉不可取。
2.游戲活動是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獲得身心各方面發展的最基本手段。通過游戲,幼兒可以學會克服各種困難,而大型游戲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想象力等,還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但不可否認,因為幼兒年齡小,自控力不強,在集體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
3.幼兒園不應該一禁了之,應致力于消除安全隱患,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一是教師要培養幼兒在游戲中的自我保護意識。除了安全說教以外,還需要讓幼兒通過摸、聞、看、聽等動作,提升安全意識。二是教師應該制止幼兒在游戲中的不安全舉動,及時對幼兒進行引導。三是教師對游戲材料、內容的選擇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比如應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器具材料,形狀忌尖銳。
二、保教實踐類
【考題一回顧】個別幼兒經常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作為幼兒老師,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只是因為太喜歡某樣東西想回家接著玩而已,大多是無意行為。作為老師,我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孩子認識到問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2.我會耐心地告訴幼兒,幼兒園的東西是給所有小朋友一起玩的,它的“家”應該在幼兒園,如果私自帶回家,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玩了,引導幼兒主動把玩具帶回幼兒園。我還會告訴幼兒,如果特別喜歡某個玩具,需要經過老師的同意后才能拿回家玩,并要定時歸還。
3.我會逐漸讓幼兒懂得,任何東西都是有“所有權”的,想要他人的東西,必須經過別人的同意。比如,在游戲時,告訴幼兒需要借用某個東西時,可以說:“某某,你好,用一下你的藍色蠟筆,行嗎?”
4.我會與幼兒家長多溝通,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問題,讓家長適當對孩子知錯就改的行為進行鼓勵。
【考題二回顧】有一個小朋友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作為幼兒園老師,你會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
1.幼兒不喜歡分享自己的玩具,是社會交往意識不成熟的表現。作為老師,我一定會及時進行干預,逐漸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2.引導幼兒多參與集體活動。我會耐心地與幼兒交流談心,讓幼兒換位思考,引導幼兒與其他小朋友交換他所喜歡的玩具,并對他的轉變予以贊美,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鼓勵幼兒融入集體。
3.引導幼兒學會分享。我會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該幼兒意識到分享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品質。
4.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我會客觀地告知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并進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共商教育策略,幫助幼兒學會分享,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
【考題三回顧】有兩個幼兒因爭搶玩具而發生了爭執。作為幼兒教師,你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幼兒年齡小,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的需求,很少考慮他人的感受,故而爭執不可避免。作為教師,我會客觀冷靜地處理,有效引導幼兒改變這種行為。
2.正確看待幼兒間的爭執,我會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避免用成人的標準妄斷是非,使矛盾復雜化。
3.我會在旁邊觀察事態的發展,并做出應對。如果是小爭執,就放手讓幼兒自行協商解決。如果爭執中有言語沖突和肢體沖突,那么我會及時制止,但不會直接說明誰對誰錯,而是會引導幼兒通過協商解決矛盾。
4.事后我會引導幼兒正確解決遇到的問題和矛盾,減少爭執。如讓幼兒相互溝通,說明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求同存異,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另外,我還會引導幼兒逐步起建立合作和團隊精神,懂得分享,學會尊重他人,使他們有意識地避免爭執。
三、人際關系類
【考題回顧】有家長找到你,想讓你教孩子學拼音。作為幼兒老師,你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1.家長希望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想法是錯誤的,我會幫助家長真正理解“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思想,使其成為預防和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體之一。
2.向家長講述“月月事件”,即月月父母在月月四歲之前不斷教其英法日等多種語言,最后導致6歲的月月由于語言學習過多而患上“失語癥”。從而讓家長意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3.我會以此為契機,與園長商量,在幼兒園召開家長會,并邀請幼教領域的權威專家進行講解。通過專家的“現身說法”與“互動答疑”,讓家長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使他們明白如果按照小學生的標準強制灌輸給幼兒知識,既違背了教育發展規律,又會令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甚至使孩子產生厭學和恐懼情緒。
4.我會積極開展“家長參觀日”活動,向家長講解我園的科學教育理念,并通過播放“幼兒成長記錄片”等方式,使家長目睹孩子在園的風采,讓家長意識到我園科學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關推薦:
2022年教師資格面試真題答案 ※ 手機做題 ※ 2022年教師資格認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