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試卷
教育學(小學)
一、選擇題:
1、以下選項不屬于《四書》內容的是( B )
A、《大學》
B、《中學》
C、《論語》
D、《孟子》
2、主張“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C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布魯納
3、我國義務教育的對象是( C )
A、兒童
B、少年
C、適齡兒童和少年
D、適齡兒童和青少年
4、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C )
A、教育內容
B、學生
C、教育目的
D、各種標準
5、在有關人的身心發展動力這個問題的認識上持外鑠論的人物是( A )
A、洛克
B、孟子
C、莊子
D、斯賓塞
6、人身權中最基本的權力是( D )
A、人身自由權
B、隱私權
C、人格尊嚴權
D、教學原則
7、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 B )
A、課程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育思想
D、教學原則
8、在班級授課制要求下,課程表的編制依據是( A )
A、課程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科書
D、教學原則
9、以下關于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的關系,論述錯誤的是( D )
A、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
B、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
C、掌握知識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
D、掌握了知識也就必然發展了智力
10、《學記》中要求:“不陵節而施”,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B )
A、鞏固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1、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C )
A、分組教學
B、復式教學
C、班級授課
D、個別教學
12、孔子的弟子顏回評價老師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這句話體現了德育的( B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的一致性與貫性原則
13、學校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 D )
A、小組
B、年級
C、少先隊
D、班級
14、在學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C )
A、課外活動
B、班主任工作
C、思想品德與其他學科教學
D、少先隊活動
15、根據活動的人數和規模,可將課外活動分為( B )
A、科技活動、學科活動、體育活動
B、個人活動、群眾活動、小組活動
C、參觀、訪問和調查
D、報告、講座和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