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11題中考前張老師得到一份很好的復習資料,但拒絕和其他教師分享,張老師的做法屬于( )
A.自私自利
B.不能誠懇待人
C.不能資源共享
D.不能團結協作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根據題干的描述,張老師的拒絕與其他老師分享資料的行為屬于沒有做到資源共享。
第12題關于我國教育財政投入體制的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財政撥款為主,其他渠道為輔
B.自籌經費為主,財政撥款為輔
C.財政撥款為主。社會捐贈為輔
D.自籌經費為主,收取學費為輔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舉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
第13題張老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要求全班學生自費購買他指定的輔導用書,下列選項中,關于張老師的做法正確的是( )
A.是行使教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權利
B.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權利
C.自由選擇的教科書的規定
D.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為人師表的規定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為人師表要求教師不能從學生那里謀取自己的利益。
第14題小林的媽媽給劉老師送來貴重禮品,請劉老師給小林調一個好座位,劉老師收到禮品后給小林調換了座位。劉老師的做法( )
A.體現禮尚往來的良好品德
B.說明利用職位謀取私利
C.表現出劉老師善解人意
D.說明劉老師關愛學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劉老師私自收取家長的禮品,屬于利用職位謀取私利。
第15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實施辦法是( )
A.以生源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
B.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
C.以生源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民辦中小學為主
D.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民辦中小學為主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第16題小海在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中,不慎造成腿部韌帶拉傷,小海的醫療費用應由誰承擔( )
A.小海本人
B.小海的監護人
C.小海的學校
D.小海的學校和監護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義務勞動屬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義務勞動屬教育機構履行教育職能的一部分,學生在義務勞動中受傷,應由學校來承擔醫療費用。
第17題下列事件中,揭開中國全面抗戰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臺兒莊戰役
D.平型關戰役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1937年7月7日爆發的“七七事變”,也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序幕。
第18題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是( )
A.《左傳》
B.《史記》
C.《國語》
D.《春秋》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第19題中國海洋從北到南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東海、黃海、渤海、南海
C.東海、黃海、南海、渤海
D.南海、渤海、黃海、南海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中國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第20題下面是關于“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絲綢是當時作重要的運輸品
B.時間始于我國的唐代
C.從長安一直到到地中海國家
D.是商貿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