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衡量與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基本依據是( )。
A.教學目標
B.培養目標
C.課程目標
D.教育目的
2.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存在本質差別的主要特征是( )。
A.行為變化
B.潛能變化
C.以語言為中介
D.憑借經驗
3.根據自己的生物鐘安排學習活動屬于學習策略的( )。
A.資源管理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組織策略
D.認知策略
4.以倡導教師中心主義著稱的教育家是( )。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盧梭
D.杜威
5.最早從理論上闡述班級授課制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夸美紐斯
C.楊賢江
D.裴斯泰洛奇
6.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達到集思廣益效果的創造性訓練方法是( )。
A.發散思維訓練
B.頭腦風暴訓練
C.推測與假設訓練
D.自我設計訓練
7.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道德修養方法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茍子
8.對于不敢真實表達自己意見和情感的學生,有效的行為改變方法是( )。
A.系統脫敏法
B.全身松弛訓練
C.肯定性訓練
D.改變認知法
9.“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主要內容是( )。
A.教書育人
B.依法執教
C.廉潔從教
D.為人師表
10.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年限是( )。
A.1年內
B.2年內
C.3年內
D.5年內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制定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
12.教師、學生與以教材為主的教學資源展開的對話是( )。
A.人與自然的對話
B.人與主體的對話
C.人與人的對話
D.人與客體的對話
1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收集和分析教與學的狀況,并作出相應反應的教學行為是( )。
A.教學反饋
B.教學反思
C.教學研究
D.教學評價
14.在教育過程中,旁人可以插話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的教學技能訓練方法是( )。
A.微格教學
B.模擬教學
C.介入教學
D.研究教學
15.要求學生通過把握知識結構、剖析概念之間的關系進而得出結論的提問是( )。
A.分析提問
B.理解提問
C.綜合提問
D.評價提問
16.教師借助一定的修飾語,生動形象地表現事物形狀或再現某種場景的語言是( )。
A.敘述性語言
B.描述性語言
C.論證性語言
D.評價性語言
17.在教學活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計劃、方案執行隋況進行的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內差性評價
18.團員如果沒有擔任團內職務,辦理離團手續的年齡是年滿( )。
A.二十五周歲
B.二十六周歲
C.二十七周歲
D.二十八周歲
19.學校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的顯著特點是( )。
A.學校管理的復雜性
B.學校管理的全面性
C.學校管理的教育性
D.學校管理的周期性
20.整個教學方法體系中運用最多、最廣的一種方法是( )。
A.講授法
B.討論法
C.讀書指導法
D.談話法
二、多項選擇題
1.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范疇有( )。
A.教師權利
B.教師公正
C.教師良心
D.教師義務
E.教師榮譽
2.講授法的主要方式包括( )。
A.討論
B.講述
C.報告
D.講解
E.講演
3.教育法規與教育政策的區別是( )。
A.制定主體不同
B.執行方式不同
C.規范效力不同
D.調整和適用范圍不同
E.所要解決問題的性質不同
4.教學技能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形式有( )。
A.教學智慧
B.教學反思
C.教學藝術
D.教學技藝
E.教學技巧
5.探究學習的特點有( )。
A.自主性
B.開放性
C.過程性
D.實踐性
E.規范性
6.促進學生遷移能力的有效措施有( )。
A.精選教材
B.合理編排教材內容
C.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D.教授學習策略
E.提高遷移意識性
7.班級管理的特點有( )。
A.規范的強制性
B.過程的統一性
C.內容的廣泛性
D.目的的教育性
E.對象的不成熟性
8.現代教學設計的主要特征是( )。
A.以教師教為中心
B.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C.關注真實生活
D.以“研究”超越“經驗”
E.創造性和靈活性
9.教學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是( )。
A.教學目的和任務
B.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
C.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D.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E.教師自身的素養
10.學生管理的方法有( )。
A.班級管理法
B.自我管理法
C.思想教育法
D.行政管理法
E.制度管理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