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與解析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1.(P 81)認知的目標 情感的目標 心因動作的目標
22.(P 160)動作再現表征階段 肖像再現表征階段符號再現表征階段
23.(P211)垂直遷移 水平遷移
24.(P281)動作技能 智力技能
25.(P315)活動水平 指向性
26.(P303)變通性獨創性流暢性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7.(P258)先行組織者:指在有意義接受學習中,在呈現正式的學習材料之前,使用學生可理解的語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導性材料。
28.(P280)技能:指通過練習而自動化了的動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動方式。
29.(P168)有意義學習: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建立非人為(非任意的)實質性的(非字面的)聯系的過程。簡言之,就是符號或符號組合獲得心理意義的過程。
30.(P178)上位學習:當所學的新知識相對于原有認知結構為上位關系時,新知識就要由原有認知結構組織起來,原有認知結構就成為進行歸納推理的一整套觀念。也就是說,當認知結構已經形成了幾個觀念,現在要在這幾個原有觀念的基礎上學習一個包攝程度更高的命題時,便產生上位學習。
31.(P433)教學設計:指一種實施教學系統方法的具體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綜合了教學過程中諸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評價等基本要素,將運用系統方法的設計過程加以模式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2.(P64~65)布魯納認為學校教育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目標:
(1)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們發現他們自己的猜測的價值和改進的可能性,發現他們在探討一個問題過程中的第一級近似值的可用性,并且認識他們試驗各種假設的激活作用,即使在那些假設乍看起來可能是錯誤的時候。
(2)發展學生們運用“思想”解答問題的信心。
(3)培養學生的自我推進力,引導學生們獨自運用各種題材。
(4)培養“經濟地使用思想”。
(5)發展理智上的忠誠。
33.(P231~233)
(1)注意營養和健康,防止大腦創傷和心理障礙。
(2)加強記憶信心,提供愉快的學習經驗。
(3)提倡理解基礎上的記憶,使用合理的記憶方法。
(4)復習。
(5)過度學習。
(6)記憶術。
34.(P304~305)
(1)發展發散思維。
(2)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各種技巧。
(3)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
(4)尊重學生的思維結果,容許不同意見的存在。
35.(P 124~126)
(1)間接性學習為主,直接性學習為輔。
(2)組織計劃性。
(3)有效性。
(4)年齡差異性。
(5)學生學習的面向未來特性。
36.(P156~157)
(1)小步子邏輯序列。
(2)要求學生作出積極反應。
(3)及時反饋。
(4)學生自定步調。
(5)低的錯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