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angpingping89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近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要打破教師的鐵飯碗,實行五年一注冊。
如果不是因為違法,很少有教師被清退。打破教師鐵飯碗是好事,這可以打破教師的“職業怠倦”,從而使教師隊伍充滿活力。可如果真的讓教師沒有了“鐵飯碗”,則可能也是一件壞事。因為教師隊伍如果不穩定,教師就會更加“消極怠工”,最終受害的是學生。
在教師資格證上做文章,實行五年一注冊,完全是必要的,但它并不是萬能的。筆者所在的地方早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但要想注冊成功,只要具備相應的學歷,在繼續教育上過關,基本上沒有什么困難。再者,因為歷史的欠賬,許多農村學校的教師有不少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但他們卻享受編制,那么真讓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離開?但現在在農村教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尤其難得。最后,從管理學生的角度看,教師資格證還真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些教師雖然擁有合格的教師資格證,卻恐怕真的不會教書育人。這樣的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又有多少意義?
教育要提升質量,教師要提升形象,在教師資格證上做文章,也未嘗不可。但卻不能將其當“寶貝”來對待,最需要做的是增加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不僅要投入硬件建設,更要讓優秀的教師愿意到農村任教;其二,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監管,不能讓“害群之馬”危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