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
1、虎門銷煙
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銷煙。
2、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到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4、太平天國起義(農民階級)
5、洋務運動(地主階級)
“師夷長技以制夷”。
口號:“自強”、“求富” 。
目的:以鞏固清朝統治為目的的洋務運動。
代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是參與和提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
6、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到1895年,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7、公車上書、戊戌變法
又叫百日維新。
1895年至1898年.中國社會出現了一股強勁的變法思潮,并形成變法運動,又稱維新運動,這個運動是由新興資產階級發動的,康有為、梁啟超等是其代表人物。
8、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到1901年,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聯合侵略中國,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9、辛亥革命
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逸仙,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同盟會制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后來孫中山將其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911年10月10日晚,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第二天革命黨在武漢三鎮取得了勝利。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0、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一些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一場反對封建復古主義和專制主義的斗爭,即“新文化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
代表人物有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人。
11、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2、九•一八事變(十四年抗戰開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侵略東三省,陰謀策劃了一次事變。幾年后,東三省成為淪陷區。
13、紅軍長征
1934年到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從江西、福建、湖南等地轉移到陜西、甘肅一帶,行程兩萬五千多里。
14、西安事變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為逼蔣抗日發起的事件。最終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
15、盧溝橋事變
又稱“七七事變”,發生在1937年7月7日。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16、南京大屠殺
日軍在1937年攻陷南京之后對中國平民實行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死傷的中國民眾多達30萬人以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鐵證。
17、抗日戰爭
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中國人民最終取得反對日本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18、解放戰爭
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首都30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親手按動電鈕,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
20、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
21、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在這次戰爭中,涌現了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等英雄人物。1953年7月,停戰協定在朝鮮板門店簽署,戰爭結束。
22、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23、1954年9月,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
24、文化大革命:1966年到1976年。
25、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改革開放的總方針。
26、改革開放
(1)改革從農村開始,之后是發展鄉鎮企業,再是國有企業改革,民營企業的勃興。
(2)開放:1980年,國家首先在廣東、福建兩省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建立海南省。之后,開放格局不斷推進到沿海城市甚至內地。
27、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
1984年,鄧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和香港問題。
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2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29、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提案,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0、加入世貿組織
2001年11月11日世貿組織多哈會議正式批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31、成功舉辦奧運會
2008年8月8日到24日,我國在北京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中國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一位。
相關推薦:
2022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 ※ 2022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