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預算會計和非營利組織會計
[基本要求]
(一)掌握事業單位特殊業務的核算
(二)掌握民間非營利組織特定業務的核算
(三)熟悉預算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征
[考試內容]
第一節 預算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征
一、預算會計的特征
1.預算會計體系構成
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對各級政府預算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連續、系統核算和監督的專業會計。
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體系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以及參與預算執行的國庫會計、收入征解會計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等。
2.預算會計要素
預算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類。
預算會計平衡等式為: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
或者 資產=負債+凈資產
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征
1.《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
適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該組織不以營利為宗旨和目的;(2)資源提供者向該組織投入資源不取得經濟回報;(3)資源提供者不享有該組織的所有權。
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具體組織形式主要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
2.民間非營利組織一般會計原則
3.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要素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
4.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基本報表,以及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第二節 事業單位特殊業務的核算
一、財政補助收入的核算
(一)財政補助收入的管理要求
1.嚴格按照經批準的部門預算、用款計劃和規定用途申請取得財政補助。
2.按規定的財政資金支付方式申請取得財政補助。
3.事業單位應按照綜合預算原則安排收入和支出。
(二)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事業單位財政補助收入的資金取得有財政直接支付、財政授權支付和財政實撥資金三種方式。三種支付方式業務流程不同,事業單位財政補助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原則也有所差異。
二、事業收入和事業支出的核算
事業單位取得的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要求,應納入預算管理或應繳人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不能計人事業收入,直接繳人財政專戶或由單位集中后上繳財政專戶。事業單位收到財政專戶返還款時,再計人事業收入。
事業支出是事業單位支出的主要項目。事業單位應根據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繳款等收入統籌安排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繳款等只能用于事業支出,而不能用于經營支出。
三、經營收入和經營支出的核算
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一般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和計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