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稅務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收益分配稅務管理的內容與方法
(二)熟悉企業籌資稅務管理的內容與方法
(三)熟悉企業投資稅務管理的內容與方法
(四)熟悉企業營運資金稅務管理的內容與方法
(五)了解稅務管理的含義與內容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稅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稅務管理的原則
企業稅務管理,是指企業對其涉稅業務和納稅實務所實施的研究和分析、計劃和籌劃、處理和監控、協調和溝通、預測和報告的全過程管理行為。稅務管理的目標是規范企業納稅行為、科學降低稅收支出、有效防范納稅風險。
稅務管理貫穿于企業財務決策的各個領域,成為財務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稅務管理是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有效途徑;稅務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企業稅務管理必須遵循合法性原則、服從企業財務管理總體目標原則、成本效益原則和事先籌劃原則。
二、稅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涉稅活動管理;二是企業納稅實務管理。
(一)稅務信息管理
稅務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稅務信息(稅收法規、歷年納稅情況等)的收集、整理、傳輸、保管,以及分析、研究、教育與培訓等。
(二)稅務計劃管理
稅務計劃管理主要包括企業稅收籌劃、企業重要經營活動、重大項目的稅負測算、企業納稅方案的選擇和優化、企業年度納稅計劃的制定、企業稅負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等。
(三)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
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主要包括企業經營稅務管理、企業投資稅務管理、企業營銷稅務管理、企業籌資稅務管理、企業技術開發稅務管理、商務合同稅務管理、企業稅務會計管理、企業薪酬福利稅務管理等。
(四)納稅實務管理
納稅實務管理主要包括企業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發票管理、稅收減免申報、出口退稅、稅收抵免、延期納稅申報等。
(五)稅務行政管理
稅務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企業稅務證照保管、稅務稽查應對、稅務行政復議申請與跟蹤、稅務行政訴訟、稅務行政賠償申請和辦理等。
企業要做好稅務管理工作,首先應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通過設置專門管理機構或專門崗位,來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其次,企業應加強稅務風險管理。要通過多種形式,引起企業經營管理層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營造出“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稅務管理氛圍,特別是要對企業納稅情況進行全面的梳理,對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評估,并做好改進工作,防范和化解稅務風險。同時,稅務管理應具有相對靈活性,能夠根據企業自身及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和修正,使稅務管理在動態調整中為企業帶來收益。
第二節 企業籌資稅務管理
一、債務籌資的稅務管理
債務籌資的稅務管理包括銀行借款、發行債券、企業間資金借用的稅務管理和借款費用的稅務管理。
銀行借款的稅務管理,指借款利息可以稅前扣除,所以具有抵稅作用。企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還本付息方式來減輕稅負,同時將不同還本付息方式下現金流出的時間和數額作為輔助判斷標準。
發行債券的稅務管理,指債券利息可以在稅前列支,企業債券的付息方式有定期還本付息和分期付息兩種方式,選擇定期還本付息方式更為有利,因此企業可以優選考慮選擇該方式。
企業問資金借用的稅務管理,主要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或財務中心(結算中心)能起到“內部”銀行的作用,利用集團資源和信譽優勢實現整體對外籌資,再利用集團內各企業在稅種、稅率及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差異,調節集團資金結構和債務比例,能實現集團整體稅收利益。
借款費用的稅務管理,指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應在直接稅前扣除與資本化計人資產成本之間妥善處理,爭取稅收節約。
租賃的稅務管理,指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是企業減輕稅負的重要方法。經營租賃的租金可以稅前扣除,減小稅基從而減少應納稅額;融資租賃資產可以計提折舊計入成本費用,降低稅負。企業應妥善利用租賃籌資減少稅收負擔。
二、權益籌資的稅務管理
權益籌資的稅務管理包括發行股票、留存收益籌資和吸收直接投資過程中的稅務管理。 、
發行股票的稅務管理,指當企業決定采用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時,需要考慮發行股票的資金成本。同時還需要考慮股票發行過程中存在的評估費、發行費、審計費、公證費等中介費用的稅務問題。
留存收益籌資的稅務管理,指企業通過留存收益籌資可以避免收益向外分配時存在的雙重納稅問題。
吸收直接投資的稅務管理,指支付的紅利不能稅前扣除,不能享受稅收收益。但吸收直接投資時要考慮新設企業的資本結構,在注冊資本與企業運營后從股東方借款等方式中權衡,實現合理降低稅負的目的。
第三節 企業投資稅務管理
一、研發的稅務管理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具體辦法為: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計入當期損益,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l50%攤銷。對于企業由于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形成企業年度虧損部分作為納稅調減項目處理。
二、直接投資的稅務管理
直接投資分為對內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對內直接投資是企業將資金投向生產經營性資產以期獲得收益的行為;對外直接投資如企業間的合作、聯營。其稅務管理包括:投資方向的稅務管理;投資地點的稅務管理;投資方式的稅務管理;企業組織形式的稅務管理。
三、間接投資的稅務管理
間接投資又稱證券投資,是企業用資金購買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而不直接參與其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種投資活動。相比直接投資,間接投資考慮的稅收因素較少,但也有稅收籌劃空間。如《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益免交企業所得稅,而購買企業債券取得的收益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也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