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zhaoyi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4、問題內容:
劉老師你好:
我去年聽你的課通過了注稅的稅法一的考試,感覺受益非淺,從而通過了注稅的全部課程,謝謝你!今年我又報了劉老師的注會的財管,希望有老師的指導和我的努力的結合,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在問老師兩個問題:
1。34講中例7-1能不能分別計算購買設備的凈現值和租賃支付的凈現值,然后比較大小來判斷是選用購買方案還是租賃方案?
2。在例7-1中為何判斷最低付款額現值要用10%折現率,而在計算期末資產變現損失現值時用12%的折現率?是不是應該用6%的折現率呢
老師回復:
1.可以分別計算購買設備的凈現值和租賃支付的凈現值,再比較大小來判斷。
2.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是對你的負債進行折現,只能按照負債的利率來計算,因為對于負債利率你沒有權利去要求;而在計算資產變現損失現值時,是對你自己所擁有的資產進行處置,你可以要求一定的必要報酬率,所以用必要報酬率12%來折現。
5、問題內容:
請問老師:在標準成本差異分析中,材料價格差異是根據實際數量與價格脫離標準的差額計算的,其中實際數量是指采購數量;
材料數量差異是價格標準與實際數量脫離標準的差額計算的,其中實際數量是指耗用數量。這種說法正確嗎?請作答,謝謝!
老師回復:
無論是材料價格差異還是材料數量差異,其公式中的“實際數量”都是指耗用數量(即使用數量),與采購數量無關。所以你給出的描述不正確
相關推薦:考試吧提醒: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時間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