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財政部下發文件《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從健全評價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體制、促進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對會計職稱進行深度改革,此次變更對會計人來說,可謂是“福音不斷”。其中最為醒目的一條莫過于“初級會計一年多考”的說明,對于想擠進財務圈的小伙伴可謂是炸了一把。
接下來小編就以“外行人想進財務圈”的角度為大家一一解讀。
1、初級會計考試“一年多考”究竟是為啥?
2、考會計證書的發展如何?為何要考?
3、每年有多少人考試?通過率如何?
4、什么樣的人可以考初級?
一、初級“一年多考”究竟是為啥?
初級職稱將探索“一年多考”,根據報考人數增長趨勢逐步下放。
這意味著:從業取消后,會計持證人員與從業人員相比,缺口極大,放寬考試頻次,為鼓勵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以及即將從業人員參加考試。
截止2018年,會計從業資格證持有者2000萬+,而會計職稱持證人員僅722萬人,可見,若想達到會計上崗人員均持證,證書的缺口是非常大的。
二、考會計證書的發展如何?為何要考?
(1)首先:會計職稱有完整的會計人員職稱評價體系,晉級之路階梯式排布。
初級——助理會計師——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等級11-13級
中級——會計師——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等級8-10級
副高級——高級會計師——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等級5-7級
正高級——正高級會計師——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等級1-4級
這樣劃分對會計人的福利:
①晉升體系更完善,讓優秀的會計人可以追求更優秀;
②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掛鉤,讓職稱級別與晉升級別相對應,為想快速晉升的會計人提供了通道。有了職級,自然就少不了加薪!
(2)會計圈靠實力說話,不以學歷、資歷、論文、獎項為唯一評價標準。
可以看出,對會計人的要求是:
①更注重能力素質與實際貢獻,即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技能扎實是正道。
②優秀的會計人,在職稱評審時,也可放寬學歷、資歷、年限等條件。
舉例:大專學歷,評高級
目前需滿足: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從事與會計職稱相關工作滿10年,才有資格。
變更后政策:有重大貢獻或偏遠地區的會計人員,取得會計職稱后,從事與會計職稱相關工作滿8年(根據具體情況,建立不同機制的綠色通道)。
三、每年有多少人考試?通過率如何?
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報考人數128.8萬人;
2016年,初級會計職稱報考人數144.6萬人,比2015年報名人數增長12%;
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報考人數激增至186.68萬人,比2016年報名人數增長29%;
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已經達到403.6萬人,比2017年報名人數增加116%;
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人數預計超過500萬人。
每年報名人數雖多,但全國通過率僅25%左右。其中,眾多零基礎考生缺乏知識銜接和理論基礎,自學不得其法,入門難、壓力大,面對初級會計考試靈活實際的命題方式備考吃力,難以把握初級考試重難點,容易陷入誤區。
四、什么樣的人可以考初級?
只要高中畢業即可參加報考。
所以說,會計職稱,是除學歷之外,另外一條可以達到“高端人才”的路線。
相關推薦:
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 ※ 考試科目 ※ 準考證打印時間
初級會計職稱萬題庫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