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教材第167頁第1行“二、存貨的持有成本”中的“持有成本”與第169頁圖5-7中的“持有成本”是否相同?圖5-7中的“持有成本”是儲存成本嗎?
答:不完全相同,第167頁“二、存貨的持有成本”中的“持有成本”是指與存貨有關的持有成本,是存貨總成本。而第169頁圖5-7中的持有成本指儲存成本,是總成本的一部分。
20、教材第172頁第1段ABC控制法中,C類庫存價值占全部庫存的10%至35%,B類庫存價值占全部庫存的15%至20%,C類中35%庫存價值比B類最高的20%庫存價值還要高,為何沒有把這里的C類劃分為B類?
答:原因在于C類中35%的庫存價值是由60%至70%的庫存品種數量產生的,而B類庫存15%至20%的庫存價值是由20%至25%的品種數量產生的,顯然,C類庫存的單位價值更低。類別是按照數量多少對應的價值大小來劃分的。
21、教材第174頁倒數第7段第2行,商業信用表述為“企業之間的直接信用行為”,而在應計未付款中涉及的應付工資,其主體之一是個人,此處是否矛盾?
答:教材第174頁“三、商業信用”部分,“企業之間的直接信用行為”之前漏掉“主要是”三個字。
22、教材第176頁倒數第8段 “(4)及時回籠資金,節約收賬成本”,此段是否有誤?
答:原書有誤,刪除該段。
23、教材第262頁圖8-1中第4行的資產總額是否指平均資產總額?
答:是。參見第262頁注②。
24、教材第266頁倒數第1段,企業財務狀況綜合得分為124.94分,為何是中等略偏上水平?
答:根據評分計算辦法(參見第266頁倒數第2段及例8-11題干),100分為評價基準,它實際上是一個平均水平,不是最好水平。本例中最高評分為150分,所以綜合得分為124.94分的企業,其財務狀況水平是中等略偏上。
25、教材第267頁表8-6下第2段,為什么說“綜合績效評價……,一般是站在企業所有者(投資人)的角度進行的”?
答:我國目前的綜合績效評價主要是在國有企業中進行,所以是站在企業所有者(投資人)的角度進行的。這里主要特指我國國有企業。
26、為什么第八章大綱[基本要求](二)的內容在教材中找不到?
答:大綱要求的內容在初級考試輔導教材中已有體現,參見《初級會計實務》第180-189頁。為避免重復,《財務管理》未加入該部分內容。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最后六十天高效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