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資決策及其影響因素
投資決策是指特定投資主體根據其經營戰略和方針,由相關管理人員作出的有關投資目標、擬投資方向或投資領域的確定和投資實施方案的選擇的過程。
一般而言,項目投資決策主要考慮一下因素:
(一) 需求因素
需求情況可以通過考察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產品的各年營業收入(即預計銷售單價與預計銷量的乘積)的水平來反映。如果項目的產品不適銷對路,或質量不符合要求,或產能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其未來的市場銷路和額價格的水平。其中,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質量應達到什么標準,取決于對未來市場的需求分析和工藝技術所達到水平的分析;而產能情況則直接取決于工廠布局是否合理、原材料供應是否有保證,以及對生產能力合運輸能力的分析。
(二) 時期和時間價值因素
(1) 時期因素是由項目計算期的構成情況決定的。項目計算期是指投資項目從投資建設開始到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的全部時間,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其中建設期是指項目資金正式投入開始到項目建成投產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建設期第一年的年初稱為建設起點,建設期最后一年的年末稱為投產日。在實踐中,通常應參照項目建設的合理工期或項目的建設進度計劃合理確定建設期。項目計算期最后一年的年末稱為終結點,假定項目最終報廢或清理均發生在終結點(但更新改造除外)。從投產日到終結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運營期,又包括試產期和達產期(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期)兩個階段。試產期是指項目投入生產,但生產能力尚未完全達到設計能力時的過渡階段。達產期是指生產運營達到設計預期水平后的時間。運營期一般應根據項目主要設備的經濟使用壽命期確定。
(2) 考慮時間價值因素,是指根據項目計算期不同時點上價值數據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折現率對其進行折算,從而計算出相關的動態項目評價指標。因此,科學地選擇適當的折現率,對于正確開展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三) 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包括投入和產出兩個階段的廣義成本費用。
(1) 投入階段的成本。它是由建設期和運營期初期所發生的原始投資所決定的.從項目投資的角度看,原始投資(又稱初始投資)等于企業為使該項目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開展正常經營而投入的全部現實資金,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兩項內容。建設投資是指在建設期內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和建設內容進行的投資。流動資金投資是指項目投產后分次或一次投放于營運資金項目的投資增加額,又稱墊支流動資金或營運資金投資。
在財務可行性評價中,原始投資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之和為項目總投資,這是一個反映項目投資總體規模的指標。
【例4-2】 B企業擬新建一條生產線項目,建設期為2年,運營期為20年。全部建設投資分別安排在建設起點、建設期第2年年初和建設期末分三次投入,投資額分別為100萬元、300萬元和68萬元;全部流動資金投資安排在投產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年末分兩次投入,投資額分別為15萬元和5萬元。根據項目籌資方案的安排,建設期資本化借款利息為22萬元。根據上述資料,可估算該項目各項指標如下:
建設投資合計 = 100+300+68 = 468(萬元)
流動資金投資合計 = 15+5 = 20(萬元)
原始投資 = 468+20 = 488(萬元)
項目總投資 = 488+22 = 510(萬元)
(2) 產出階段的成本。它是由運營期發生的經營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和企業所得稅三個因素所決定的。經營成本又稱付現的營運成本(或簡稱付現成本),是指在運營期內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而動用貨幣資金支付的成本費用。從企業投資者的角度看,營業稅金及附加和企業所得稅都屬于成本費用的范疇,因此,在投資決策中需要考慮這些因素。
嚴格地講,各項廣義成本因素中除所得稅因素外,均需綜合考慮項目的工藝、技術、生產和財務等條件,通過開展相關的專業分析才能予以確定。
四、投資的程序
企業投資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 提出投資領域和投資對象。這需要在把握良好投資機會的情況下,根據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中長期投資計劃和投資環境的變化來確定。
(2) 評價投資方案的可行性。在評價投資項目的環境、市場、技術和生產可行性的基礎上,對財務可行性作出總體評價。
(3) 投資方案比較與選擇。在財務可行性評價的基礎上,對可供選擇的多個投資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
(4) 投資方案的執行。即投資行為的具體實施。
(5) 投資方案的再評價,在投資方案的執行過程中,應注意原來作出的投資決策是否合理、是否正確。一旦出現新的情況,就要隨時根據變化的情況作出新的評價和調整。
五、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可行性是指一項事物可以做到的、現實行得通的、有成功把握的可能性。就企業投資項目而言,其可行性就是指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小,技術上具有先進性和適應性,產品在市場上能夠被容納或被接受,財務上具有合理性和較強的盈利能力,對國民經濟有貢獻,能夠創造社會效益。
廣義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現代環境中,組織一個長期投資項目之前,必須進行的有關該項目投資必要性的全面考察與系統分析,以及有關該項目未來在技術、財務乃至國際經濟等諸方面能否實現其投資目標的綜合論證與科學評價。它是有關決策人(包括宏觀投資管理當局與投資當事人)作出正確可靠投資決策的前提與保證。
狹義的可行性研究專指在實施廣義可行性研究過程中,與編制相關研究報告相聯系的有關工作。
廣義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最終可行性研究三個階段,具體又包括環境與市場分析、技術與生產分析和財務可行性評價等主要分析內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