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固定資產的清查
企業應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以保證固定資產核算的真實性,充分挖掘企業現有固定資產的潛力。在固定資產清查過程中,如果發現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填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表。清查固定資產的損溢,應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處理。
1、盤盈固定資產
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盈的固定資產,作為前期差錯處理。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盈的固定資產,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處理前應先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其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2)由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經上述調整后,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針對固定資產盤盈的會計處理如下:
(1)盤盈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盤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如果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如果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
(2)確定應交納的所得稅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結轉為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教材例題2-83
丁公司在財產清查過程中,發現一臺未入賬的設備,按同類或類似商品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未30000元(假定與其計稅基礎不存在差異)。根據規定,該盤盈固定資產作為前期差錯處理。假定丁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丁公司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盤盈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3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00
(2)確定應交納的所得稅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9900(30000×33%)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9900
(3)結轉為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100(30000-9900)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20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090
2、盤虧固定資產
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虧的固定資產,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特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固定資產的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處理時,按可收回的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科目,貸記‘特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例題2-84:乙公司進行財產清查時發現短缺一臺筆記本電腦,原價是10000元,已計提折舊7000元。乙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盤虧固定資產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3000
累計折舊 7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
(2)報經批準轉銷時:
借:營業外支出 3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000
七、固定資產減值
(一)固定資產減值金額的確定
固定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時,其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企業應當將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二)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當設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核算。企業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
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相關推薦:2009年《初級經濟法》第6章各節知識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