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章節內容:收入、費用和利潤與或有事項及日后事項處理可以結合,涉及的知識點:收入處理,日后退回,未決訴訟等等。中華會計網校
征集內容要求:緊密結合中級知識考點,資源共享,保證正確,體現個人信用;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解,達到知識點和思路互補的目的;交流資料更在于交流思想,切忌固步自封,所以貢獻自己總結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創造機會。
非貨幣性資產:)概述:收入、費用和利潤一章會涉及到未決訴訟、應收賬款、還會涉及到銷售退回,如果這些事項是發生在日后期間,那么就成了日后調整事項了,如果掌握了收入費用等的會計處理,那么日后事項中的追溯調整處理也將是很簡單的事情。另外或有事項問題一般是由于銷售等原因導致的訴訟等等。那么其實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內容稍微延伸一下就成了或有事項和日后事項的處理了,復習的時候自己可以設定一些情況,重點還是掌握基本的收入確認和費用成本確認等會計處理。比如比較重要的一個收入事項:售后回購,從會計上說是不確認收入的,如果會計上確認收入了,在日后期間發現了,這個會計差錯就需要追溯調整:調整收入和成本,調整對于所得稅的影響,其實對所得稅影響上主要是財務費用部分,因為產品稅法上是確認收入的,那么會計差錯更正了不調整所得稅;但是財務費用部分稅法上不允許扣除了,而會計上實際扣除了,那么就需要納稅調增處理了,調整所得稅。這個處理實際上就是對于會計和稅法處理兩種方法的綜合考察,考生要是不對基本的處理加以體會的話,日后事項中涉及售后回購的情況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1、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按照長期應收款的現值一次性在銷售當期確認收入。稅法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額確認收入,期中相當于利息收入的部分按照混合銷售一并作為商品銷售收入核算。因為相當于利息收入部分不能夠合理區分,所以不需要按照含稅收入進行價稅分離的處理。
在會計上確認銷售的同時,由于會計上和稅法上處理的差異,需要在當期確認遞延所得稅。也就是說會計上當期一次性確認收入,但是稅法上需要分期確認收入,那么形成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當期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在合同規定的收款日稅法上確認收入,轉回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需要注意的是稅法是按照實際收款額度確認收入的,會計上對于相當于利息收入的部分是以“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部分確認收入的,對于這部分收入也是屬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2、不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確認收入,會計上按照長期應收款一次性在當期確認收入,稅法上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日分期確認收入。那么會計上在確認收入當期形成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在銷售合同規定的收款日轉回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理解和處理的。
1、代銷商品:①在視同買斷代銷方式的情況下,如果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時,委托方應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但若受托方沒有將商品售出時可以將商品退回給委托方,或受托方因代銷商品出現虧損時可以要求委托方補償,那么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時不確認收入,委托方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②在收取手續費方式下,委托方于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發出商品時通過“發出商品”科目核算。
2、售后回購:采用售后回購方式銷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項應確認為負債,通過“其他應付款”核算;回購價格大于原價格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按期計提利息,計入財務費用。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后回購交易滿足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的,銷售的商品按售價確認收入,回購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
3、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分期收款銷售商品(通常為超過3年),實質上具有融資的性質,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合同價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攤銷金額,沖減財務費用。
如果是不具有融資性質的,應該是按照實際的收款額確認收入。
4、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商品銷售:①如果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并確認與退貨相關的負債,通常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②如果企業不能合理地確定退貨可能性,通常在售出商品的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
5、以舊換新銷售:銷售的商品按商品銷售的方法確認收入,回收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