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計要素及其確認
會計六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一)資產
1.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根據資產的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2.資產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三)所有者權益
1.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
2.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構成
所有者權益按其來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五)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六)利潤
1.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反映的是企業的經營業績情況,是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2.利潤的來源構成
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1)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反映的是企業日常活動的業績,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反映的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的業績。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歸納:
1.區分收入和利得:共同點:都是經濟利益流入;不同點:一個是日常活動引起,一個是非日常活動引起。
2.區分費用與損失:共同點:都是經濟利益流出;不同點:一個是日常活動引起,一個是非日常活動引起。
3.利得有兩個去向:計入損益(營業外收入)和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
損失有兩個去向:計入損益(營業外支出)和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
中級會計實務總論在考試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試中處于一般地位,只能出小分題。 本章重點是:(1)會計信息質量要求;(2)會計六要素;(3)會計計量屬性。
中級會計實務總論考點精講:本章包括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六要素確認、會計計量、財務報告等六節內容。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總論復習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