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如果乙企業當年度的虧損額為6000萬元,當年度甲企業應分擔損失240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減至0,如果甲企業賬上有應收乙企業長期應收款800萬元,則應進一步確認損失:
借:投資收益 24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000
長期應收款 400
被投資單位以后期間實現盈利的,扣除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應按與上述順序相反的順序處理,減記已確認預計負債的賬面余額、恢復其他長期權益以及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
3)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
需要考慮的調整因素有:一是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應按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二是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例10】甲企業于2007年1月1日取得聯營企業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的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被投資單位2007年度利潤表中凈利潤為500萬元。
被投資單位當期利潤表中已按其賬面價值計算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為60萬元,按照取得投資時點上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確定的折舊費用為12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影響,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應為150(500×30%)萬元。如按該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為440(500-60)萬元,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當期投資收益為132(440×3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32
貸:投資收益 132
在進行有關調整時,應當考慮重要性項目。如果無法可靠確定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或者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較小,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可以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損益與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收益,但應在附注中說明這一事實及其原因。
(2)被投資企業凈利潤以外的權益變動(資本公積),投資企業應確認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承擔的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投資企業的賬務處理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期末計提減值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計提資產減值應當按照“資產減值”準則有關規定處理。計提減值的賬務處理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會計實務:固定資產復習練習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