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考試中處于較重要的地位,重點: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與計量。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分類
非貨幣性交換可以分為具有商業實質和不具有商業實質,分別按不同的方法進行會計處理。根據準則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具有商業實質:
(1)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具體體現為下面三種情況:
①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金額相同,時間不同。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總額相同,獲得這些現金流量的風險相同,但現金流量流入企業的時間不同。
例如,某企業以一批存貨換入一項房產,因存貨流動性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現金流量,房產作為固定資產要在較長的時間內為企業帶來現金流量,兩者產生現金流量的時間相差較大,上述存貨與固定資產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顯著不同。
②未來現金流量的時間、金額相同,風險不同。風險不同是指企業獲得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程度的差異。
例如,某企業以其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國庫券換入一幢房屋以備出租,該企業預計未來每年收到的國庫券利息與房屋租金在金額和流入時間上相同,但是國庫券利息通常風險很小,租金的取得需要依賴于承租人的財務及信用情況等,兩者現金流量的風險或不確定性程度存在明顯差異,上述國庫券與房屋的未來現金流量顯著不同。
③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時間相同,金額不同。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現金流量總額相同,預計為企業帶來現金流量的時間跨度相同,但各年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存在明顯差異。
例如,某企業以其商標權換入另一企業的一項專利技術,預計兩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相同,在使用壽命內預計為企業帶來的現金流量總額相同,但是換入的專利技術是新開發的,預計開始階段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明顯少于后期,而該企業擁有的商標每年產生的現金流量比較均衡,兩者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差異明顯,上述商標權與專利技術的未來現金流量顯著不同。
(2)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
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當按照資產在持續使用過程和最終處置時所產生的預計稅后未來現金流量,根據企業自身而不是市場參與者對資產特定風險的評價,選擇恰當的折現率對其進行折現后的金額加以確定。
例如,某企業以一項專利權換入另一企業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該項專利權與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相同,兩項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時間和金額亦相同,但對換入企業而言,換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使該企業對被投資方由重大影響變為控制關系,從而對換入企業的特定價值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換出的專利權有較大差異;另一企業換入的專利權能夠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從而對換入企業的特定價值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換出的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明顯差異,因而兩項資產的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判斷商業實質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關聯方關系,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交易雙方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表明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
總之,企業之間為了正常的商業目的進行的交換,應該屬于具有商業實質;如果是為了“盈余管理”調節利潤的目的進行的交換,則不具有“商業實質”。
相關推薦:中級經濟法:股份公司股份發行的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