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常見疑難問題第十六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1.如何劃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
可以采用以下具體方法劃分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估計變更:
一、 分析并判斷該事項是否涉及會計確認、計算基礎選擇或列報項目的變更。
1、 會計確認:是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會計要求的確認標準。
2、 計量基礎:是指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會計計量屬性。
3、 列報項目:準則規定的財務報表項目應采用的列報原則。
二、當至少涉及上述一項劃分基礎變更的,該事項是會計政策變更;不涉及上葶劃分基礎變更時,該事項可以判斷為會計估計變更。
2.前期差錯更正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區別是什么?
一、發生在日后期間的報告年度的會計差錯和報告年度以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錯,按日后事項的處理。
發生在日后事項期間的報告年度以前的重大會計差錯,仍按照差錯更正的處理原則要用追溯重述法。
二、日后事項和差錯更正的區別:
(一)、調表調賬的差異
日后事項不調整報告年度的期初數,差錯更正需要調整報告年度的期初數。
差錯更正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當年的年初數,利潤表調上年數
資產負債表日后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報告年度年末數,利潤表調報告年度當年數
(二)、涉及所得稅的調整
1、前期差錯更正涉及的所得稅調整 ,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匯算清繳前后對所得稅費用的調整:
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兩個部分。
(1)、 涉及報告年度當期所得稅的調整,即調整“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匯算清繳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匯算清繳前)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涉及報告年度遞延所得稅的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匯算清繳前后處理一致)
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3.會計政策變更、差錯更正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分別如何調表調賬?
1、會計政策變更:
追溯調賬時,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正常寫,利潤表科目換成“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變化年度的年初數,利潤表調變化年度的上年數
2、前期重大差錯更正:
追溯調賬時,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正常寫,利潤表科目換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當年的年初數,利潤表調上年數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中的調整事項:
追溯調賬時,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正常寫,利潤表科目換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追溯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報告年度期末數,利潤表調報告年度當年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