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異,是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材料實際成本,是指企業所用材料從采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材料采購成本的費用。材料計劃成本,則是指企業材料的日常收發及結存,無論是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進行計價的方法。其特點是:收發憑證按材料的計劃成本計價,總賬及明細分類賬按計劃成本登記,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份終了通過分配材料成本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計量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量,主要反映在材料的收入入庫和發出領用等環節。材料的收入入庫環節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歸集。材料發出領用環節,是對材料成本差異在庫存材料和發出領用材料之間進行分配,并結轉調整發出領用材料為實際成本。
材料收入入庫的成本差異計量。材料采購時,按照新準則規定的實際成本在“材料采購”科目核算。材料入庫時,按照核定的材料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材料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材料的計劃成本所包括的內容應與其實際成本相一致,除特殊情況外,計劃成本在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材料發出領用的成本差異計量。發出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托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當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式為: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會計核算
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核算,應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總分類核算,并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該科目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
結轉發出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按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超支額,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托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節約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核算,也主要分為材料成本差異的歸集、分配和結轉等環節。
1.材料成本差異歸集的核算,是指材料驗收入庫時發生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成本差異。應在“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下,按照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分別進行明細核算。
【例1】某機械制造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對于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2010年2月5日購入鋼材100噸,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每噸單價4000元,價款400000元,進項稅額68000元,雙方商定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結算方式支付貨款,付款期限為3個月。
以銀行存款支付運費40000元,增值稅抵扣率為7%,抵扣額2800元,該批鋼材已運到,并驗收入庫。鋼材的計劃成本每噸4100元。要求,計算該批鋼材材料成本差異,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
2011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