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區別下列情況確定合并成本,并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購買方為進行企業合并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該直接相關費用不包括為企業合并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也不包括企業合并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費用。
【提示】企業合并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傭金計入負債初始確認金額;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費用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
注:解釋公告四和教材有不同,老師按照解釋公告四即新規定進行的講解。
無論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
會計處理如下: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投出資產為非貨幣性資產時,投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分不同資產進行會計處理:
(1)投出資產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其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2)投出資產為存貨,按其公允價值確認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按其成本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3)投出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投資的,其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應一并轉入投資收益。
【例題5·計算分析題】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臺固定資產和銀行存款200萬元向乙公司投資(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屬于同一控制的兩個公司),占乙公司注冊資本的60%, 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為8 000萬元,已計提累計折舊500萬元,已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00萬元,公允價值為7 60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甲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7 300
累計折舊 5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00
貸:固定資產 8 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7 800(200+7 6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 300
銀行存款 200
營業外收入 300
【例題6·計算分析題】2010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項專利權和銀行存款200萬元向丙公司投資(甲公司和丙公司不屬于同一控制的兩個公司),占丙公司注冊資本的70%, 該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5 000萬元,已累計攤銷600萬元,已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0萬元,公允價值為4 00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甲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200(200+4 000)
累計攤銷 6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200
營業外支出 200
貸:無形資產 5 000
銀行存款 200
【例題7·計算分析題】甲公司2010年4月1日與乙公司原投資者A公司簽訂協議(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屬于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甲公司以存貨和承擔A公司的短期還貸款義務換取A持有的乙公司股權,2010年7月1日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甲公司取得70%的份額。甲公司投出存貨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85萬元,賬面成本400萬元,承擔歸還短期貸款義務200萬元。
要求:編制甲公司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785
貸:短期借款 200
主營業務收入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
貸:庫存商品 400
注:合并成本=500+85+200=785(萬元)。
【例題8·計算分析題】2010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向丙公司投資(甲公司和丙公司不屬于同一控制的兩個公司),占丙公司注冊資本的70%, 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為3 000萬元(其中成本為2 5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0萬元),公允價值為3 20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甲公司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3 2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 500
——公允價值變動 500
投資收益 2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0
貸:投資收益 5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