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期間,如下圖所示: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2011年多選題】
日后事項包括調整事項與非調整事項,其區別如下表所示:
項目 | 調整事項 | 非調整事項 |
概念 | 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 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情況的事項。 |
特點 | ①在資產負債表日或以前已經存在,在資產負債表日后得以證實的事項; ②對按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編制的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 |
①資產負債表日并未發生或存在,完全是資產負債表日后才發生的事項; ②對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
典型事例 | 1.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結案,法院判決證實了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現時義務,需要調整原先確認的與該訴訟案件相關的預計負債,或確認一項新負債。 2.資產負債表日后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確認的減值金額。 3.資產負債表日后進一步確定了資產負債表日前購入資產的成本或售出資產的收入。 4.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現了財務報表舞弊或差錯。 |
1.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重大訴訟、仲裁、承諾。 2.資產負債表日后資產價格、稅收政策、外匯匯率發生重大變化。。 3.資產負債表日后因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生重大損失。 4.資產負債表日后發行股票和債券以及其他巨額舉債。 5.資產負債表日后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6.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巨額虧損。 7.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企業合并或處置子公司。 8.資產負債表日后,企業利潤分配方案擬分配或經審議批準宣告發放的股利或利潤。 |
【提示】1.在估計存貨可變現凈值時,如果涉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并且有確鑿證據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對資產負債表日存貨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的證據,應當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進行處理,否則,應當作為非調整事項處理。
2.某個事項是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關鍵是看該事項表明的情況在資產負債表日或之前是否已經存在。比如,甲公司有一筆應收賬款,甲公司在日后期間得知其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導致甲公司將發生壞賬損失,該事項(即“甲公司在日后期間獲得債務人財務狀況信息”)所表明的情況(即“將發生壞賬損失”,不是指“應收賬款”本身)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已存在,是判定該事項屬于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的關鍵點:如果“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甲公司將發生壞賬損失”這個情況在資產負債表日已客觀存在,只是甲公司不知道或雖然知道但未做適當處理,則該事項屬于調整事項;如果“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甲公司將發生壞賬損失”這個情況是日后期間才出現(比如日后期間債務人發生重大火災導致債務人財務狀況突然惡化),則該事項屬于非調整事項。
再比如,甲公司與乙公司在報告年度簽訂重組協議,次年(日后期間)進行債務重組。該事項(即“日后期間進行債務重組”)所表明的情況(即“發生重組損失、債務關系解除等”,不是指“債權債務關系”本身)在資產負債表日并不存在,因此該事項不屬于調整事項。
【提示】調整事項或非調整事項的界定,是歷年考試中經常涉及的知識點。考生復習時應注意理解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的概念,并熟記相關典型事項。
【例題1·單選題】甲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告于2011年2月25日編制完成,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及簽署審計報告日是2011年4月15日,經董事會批準報表對外公布日是2011年4月22日,實際對外公布日期是2011年4月26日,2011年4月24日,上年末的一項未決訴訟結案,法院判決該公司支付賠償800萬元。董事會再次批準報表對外公布日為2011年4月29日。不考慮其他因素,則該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是( )。
A.2011年1月1日至4月22日
B.2011年1月1日至4月26日
C.2011年1月1日至4月29日
D.2011年1月1日至4月15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日后事項的涵蓋期間。因董事會批準報表對外公布日與實際報出日之間發生了重大事項,需要調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金額,因此該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為2011年1月1日至4月29日。
【例題2·多選題】甲公司2010年的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對外公布的日期為2011年3月30日。2011年2月1日,甲公司發現2009年10月接受捐贈獲得的一項固定資產尚未入賬;2011年2月11日,甲公司按2010年12月1日股東大會決議購入乙公司51%的股權;2011年3月1日,甲公司與丁公司進行債務重組,相關債務重組協議系雙方于2010年12月25日簽訂;2011年3月15日,經法院判決甲公司應向丙公司支付賠款1000萬元,甲公司已于2010年末對該項訴訟確認預計負債800萬元。下列事項中,屬于甲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有( )。
A.發現接受捐贈獲得的固定資產未入賬
B.購入乙公司51%的股權
C.與丁公司進行債務重組
D.法院判決甲公司應向丙公司支付賠償款
【答案】AD
【解析】選項BC均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新事項,不是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事項提供新的證據。
二、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及方法【★2010年計算題】【★2009年綜合題】
第一步:稅前調整
1.涉及損益的事項,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借方記錄:費用增加、收入減少→利潤減少
貸方記錄:費用減少、收入增加→利潤增加
2.涉及利潤分配調整的事項,直接在“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中核算。
3.不涉及損益和利潤分配的,調整相關科目。
第二步:所得稅的處理
遞延所得稅與應交所得稅的調整,應分別從各自角度進行獨立分析,某些調整事項可能既影響遞延所得稅又影響應交所得稅,某些調整事項可能僅影響遞延所得稅或應交所得稅:
(1)判斷是否調整遞延所得稅時,應從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出發,分析資產、負債的暫時性差異是否發生變動,如果發生了變動,則一般需調整遞延所得稅。
常見事例:①日后期間因訴訟案件結案而調整預計負債;②日后事項表明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的資產減值金額不合適而調整減值準備(如補提或轉回壞賬準備等)。
(2)判斷是否調整應交所得稅時,應從企業納稅義務的角度出發,分析調整事項是否導致企業納稅義務發生變動。如果調整事項導致企業納稅義務發生變動,則一般應該調整應交所得稅。
常見事例:①日后期間訴訟案件結案,相關賠償損失允許稅前扣除;②在報告年度已確認收入的商品銷售,在日后期間發生銷售退回、銷售折讓。
【提示】調整事項中所得稅的處理,是一個難點,也是考試中經常涉及的考點,應重點掌握。第三步:留存收益的調整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貸方或借方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同時,調整相應的盈余公積科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