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目標
一、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二、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三、會計基礎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資產的確認條件
(一)資產的特征
資產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二)資產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還應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負債的確認條件
(一)負債的特征
負債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二)負債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所有者權益的特征及其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通常由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含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構成。
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中的剩余權益,其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收入的特征及其確認條件
(一)收入的特征
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二)收入的確認條件
收入的確認至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與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入企業;(2)經濟利益流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3)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費用的特征及其確認條件
(一)費用的特征
費用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二)費用的確認條件
費用的確認至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很可能流出企業;(2)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3)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利潤的特征及其確認條件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直接計人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于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于收入、費用、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