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8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匯總
(一)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要點提示】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適用范圍要對比掌握。
(二)成本法核算
1.初始投資時的會計處理(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的講解)
2.成本法下收到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
(1)原則規定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于投資前和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
企業按照上述規定確認自被投資單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后,應當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在判斷該類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時,應當關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包括相關商譽)賬面價值的份額等類似情況。出現類似情況時,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可收回金額低于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
子公司將未分配利潤或盈余公積轉增股本(實收資本),且未向投資方提供等值現金股利或利潤的選擇權時,投資方并沒有獲得收取現金或者利潤的權力,該項交易通常屬于子公司自身權益結構的重分類,投資方不應確認相關的投資收益。
(2)被投資方分配現金股利
①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②發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要點提示】掌握成本法的會計處理原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