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成為評價會計執業能力最為重要的入門級別考試,教材變化天翻地覆,老師幫助大家輕松應對!
一、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簡介
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是由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的全國性考試(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自1992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25次,截至2017年度已經有約443萬人取得了初級會計資格。
2017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決定,修改《會計法》、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認定,將會計執業能力評價交給其他會計類考試、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學歷教育等方式完成。自此,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成為了評價會計執業能力最為重要的入門級別考試。
二、2018年的考試政策
1.報名條件
具備國家教育部認可的高中畢業以上學歷即可報名參加2018年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中專和技工學校的合格畢業生取得的學歷,等同于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學歷。
2.考試科目
初級會計資格的考試科目包括《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參加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才可獲得初級資格證書。
3.考試形式
2018年初級會計資格考試將繼續實行無紙化考試(即機考),考生考試全程均在計算機上作答。“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提供了“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無紙化考試模擬答題系統”供考生熟悉機考系統的操作。2017年的模擬答題系統目前仍然開放,但2018年的考試系統是否會有所改變,請關注考試組織機構的后續通知。同時,考試組織機構還將公布考試系統的“操作說明”、“答題演示”,屆時請考生認真閱讀。
4.考試時間
2018年度初級會計資格考試將于2018年5月12日開始進行。按照往年情況,考試將分N個批次進行(2016年分10個批次;2017年分8個批次);由于2018年報名人數激增,考試批次可能相應激增,您具體在哪個批次考試,需要關注您自己的準考證上的說明。
5.考試時長
《經濟法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長為1.5小時,《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時長為2小時,兩個科目連續考試,時間不能混用。
6.準考證打印時間
2018年4月12日前,各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將公布本地區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準考證網上打印的起止日期。
7.考試成績公布時間
2018年6月10日前,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成績將下發,并在“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和各地考試管理機構指定媒體上公布。
8.考試政策的公布渠道
“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政策的官方公布渠道,全國性的相關考試政策都會在該網站上公布,但各地區具體的考試政策(例如,準考證具體的下載時間、初級證書的領取時間等)則由各地考試管理機構在其指定媒體上公布。
9.“金銀榜”
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是會計行業入門級的重要考試,如果您的考試成績突出,將入圍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推出的“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金銀榜”,考生將有機會加入“優秀考生跟蹤評價計劃”,獲得更好的職業提升、發展機會。
三、2018年的考試大綱
2018年是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后初級會計資格的首次考試,考試大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考試內容、考試思路均隨之發生相應變化,請考生務必使用與2018年考試大綱相匹配的輔導書籍和課程進行復習。
2018年的考試大綱由2017年的7個章節變為8個章節,全新增加“第2章會計法律制度”,原“第2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被直接“遣送”至“邊疆”,成為大綱最后一章——“第8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同時進行了小幅“瘦身”。繼續在原位置上的大綱原有各章節,有的“大換血”(第1章),有的“結婚生子”(第4章),有的“脫胎換骨”(第3章和第6章),有的“截肢”(第7章),有的“減肥”(第5章)。2018年考試大綱的具體變化情況如下:
四、2018年考試大綱各章節的考試地位
1.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有4個備選項,要求考生從中選擇1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作為答案。單項選擇題通常難度較低,有部分題目會直接針對法律規定原文進行考查(見下文例題1),但并非所有的題目均只就法律規定原文進行字面考查,大部分題目會演繹成具體案例,要求考生簡單應用(見下文例題2、3)。
【例題1·單選題】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可責令限期繳納,并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一定比例的滯納金,該比例為( )。(2017年)
A.萬分之五
B.萬分之七
C.萬分之一
D.萬分之三
【答案】A
【例題2·單選題】根據契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行為中,應征收契稅的是( )。(2017年)
A.甲公司出租地下停車場
B.丁公司購買辦公樓
C.乙公司將房屋抵押給銀行
D.丙公司承租倉庫
【解析】契稅以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行為作為征稅對象;土地、房屋權屬未發生轉移的,不征收契稅。在本題中:(1)選項AD均屬租賃行為,不發生土地、房屋權屬轉移;(2)選項C抵押時房屋權屬不發生變動,如果乙公司無力清償銀行欠款,銀行實現其抵押權(即將乙公司的房屋用于“抵債”)時,房屋權屬發生變動,承受方應繳納契稅。
【答案】B
【例題3·單選題】2016年5月甲公司安排李某于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7日(周六)分別加班1天,事后未安排補休。已知甲公司實行標準工時制,李某的日工資為200元。計算甲公司應支付李某5月最低加班工資的下列算式中,正確的是( )。(2017年)
A.200×300%+200×200%=1000(元)
B.200×200%+200×150%=700(元)
C.200×100%+200×200%=600(元)
D.200×300%+200×300%=1200(元)
【解析】(1)5月1日加班,屬于在法定休假日加班,應按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2)5月7日加班,屬于在休息日加班,由于甲公司未安排補休,應按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答案】A
我們可以看到,例題2考查的是契稅的征稅范圍,但題目并不直接照搬法條原文進行字面考查,而是對選項進行簡單的案例化處理,要求考生能將復習到的考點在工作、生活中簡單應用。而例題3考查的是用人單位如何支付加班工資,題目也并非直接提問“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加班,應當按( )支付加班工資”,而是將該考點與具體的加班案例結合,要求考生在實際處理職工薪酬時能準確計算出單位應當支付的加班工資數額。在2017年考試某一批次的考卷(下稱2017年考卷1)中,24個單項選擇題里有14個小題屬于案例應用型題目。
2.多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是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一個題型,它的每個小題有4個備選項,考生應從中選擇2~4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作為答案。多項選擇題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二:
(1)得分規則嚴苛
多項選擇題要求“全部選對得滿分,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也就是說,如果標準答案為“ABC”,那么考生只有選擇“ABC”時可以得到本小題的分值,作出其他任何選擇都不能得分。
(2)考點覆蓋面大
很多人以為多項選擇題的案例應用度會比單項選擇題高,其實不然,在2017年考卷1中,15個多項選擇題里僅有2個小題屬于案例應用型題目,其他小題均直接針對法條原文進行字面考查。那么,多項選擇題到底難在哪里?以例題4為例:
【例題4·多選題】根據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勞動報酬支付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7年)
A.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B.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C.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支付日期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D.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解析】(1)選項A: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2)選項B: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3)選項C: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支付日期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4)選項D: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答案】ABCD
例題4考查的是勞動報酬的支付,但并不像例題3,僅針對加班工資一個點進行考查,而是將與勞動報酬有關的各個方面內容納入選項,既考到加班工資,又考到工資的支付周期、支付時間、支付方式。如果說單項選擇題是一個“口袋”,那么多項選擇題就是一個“旅行箱”,口袋里有什么比較好猜,旅行箱里有什么就很難說全了。
多項選擇題這么難!怎么破?
提高多項選擇題的得分率要靠扎實的基礎復習,事實上,只要有扎實、全面的基礎復習,您會發現例題4難度并不大。如果考生寄希望于突擊,那么可能突擊復習到選項ABC,唯獨落下了選項D,那么本小題能不能得分,就只能靠考生自己的“人品”了。
3.判斷題
判斷題當然是要求考生判斷每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大多數判斷題都比較簡單,但存在個別小題考點比較偏僻。考生解答判斷題時主要注意兩個問題:
(1)得分規則
按照往年考試的情況,判斷題的得分規則是“答題正確的得1分,答題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也就是說,在往年考試里,判斷題實行“倒扣分”制,如果本小題應該點選“正確”,您點選了“錯誤”,本小題1分的分值當然得不到,另外還要再扣減您0.5分。如果2018年考試繼續實行該得分規則,考生解答判斷題時應注意“謹慎答題”,面對確實拿不準的題目時,應該既不點選“正確”,也不點選“錯誤”,即不作答,因為“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盡量避免倒搭0.5分的悲劇。
不得不提的是,如果您在考場上發現,2018年的判斷題并不實行“倒扣分”制,而是“答題正確得1分,答題錯誤不得分(也不倒扣分)”,那么,拿不準的題目應當勇敢猜測。
這是背道而馳兩種答題策略,具體應采用哪一種,取決于2018年考場上您看到的答題要求,考場上請仔細閱讀答題要求。
(2)仔細閱讀題干的每一個字
大多數判斷題并不難,但是如果不仔細閱讀題干,也非常容易失分,比如例題5,如果把題干改為“經過行政復議的行政訴訟案件,可由行政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本小題應點選“正確”。二者就差一個字,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例題5·判斷題】經過行政復議的行政訴訟案件,均由行政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017年)
【解析】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行政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答案】×
4.不定項選擇題
不定項選擇題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中的“大題”,其展現形式是一個大案例后附4個小選擇題,每個選擇題都圍繞大案例展開。之所以命名為“不定項”,是因為這些選擇題可能只能選擇1個選項,也可能應當選擇多個選項,也就是說,與多項選擇題相比,存在兩處不同:
(1)多項選擇題應選2~4個選項,應選項起碼為兩個;而不定項選擇題應選1~4個選項,應選項可能只有一個。
(2)多項選擇題是“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而不定項選擇題是“少選但不錯選可以得相應分值”。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不定項選擇題的標準答案為“ABC”,考生選擇“AB”、“AC”、“BC”、“A”、“B”、“C”均可得到相應的分值,但考生的選擇一定不能出現“D”,一旦出現錯項D,本小題分值盡失。
不定項選擇題雖為“大題”,但都可以肢解為一個一個的單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綜合性和難度沒有考生想象的那么大,考生在基礎復習階段集中精力理解核心考點,先能應對案例型的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后,進入提高階段時進行必要的大題演練,不定項選擇題的得分率通常不會低于多項選擇題。
最后,需要重復強調的是,2018年考試的題型題量、答題要求究竟如何,考生應當持續關注官方公告以及2018年考卷上的說明。
六、復習方法
1.理清框架、建立知識體系
“經濟法基礎”的內容多、考點碎,如果一頭扎進考點里不出來,非常容易“淹死”,起碼“淹傻”。建議考生復習時先理清章節框架、單元框架,然后再進入具體考點的復習,理解、掌握具體考點的內容后整理形成考點框架。本書第二部分的每一個章節都提供了“本章考點框架”,請考生進入各章節復習時,先利用該框架理清章節思路,進入各單元復習時回顧該框架理清單元思路。
2.分清考點地位、有層次地復習
(1)核心考點:切實理解
從前述例題2、例題3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知到死記硬背應對不了案例型的考題,連案例型的單項選擇題都應對不了,更別提不定項選擇題了。所以,針對核心考點,考生必須踏踏實實地理解。本書第二部對核心考點全部標記為“★★★”,對需要理解、應用到案例中的考點輔以大量的“【案例】”、“【例題】”供考生使用,請認真閱讀、仔細理解。
(2)重要考點:簡單理解+反復記憶
所謂“重要考點”,是指經常出現在考題中,但考題對該考點的應用要求并不高,不需要考生全方位、多角度全面深入掌握的考點。本書第二部分對此類考點全部標記為“★★”。對重要考點,考生不需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但需要對法律規定作簡單理解、理清關鍵詞及時記憶、反復回顧。
(3)次要考點:基礎整理+突擊記憶
所謂“次要考點”,是指偶爾出現在考題中,且考題基本沒有應用性,僅針對法律原文出題。本書第二部分對此類考點全部標記為“★”。面對次要考點,考生要做到知道該考點的存在,準確記錄該考點的關鍵詞,在基礎復習時達到“如果開卷考試,該考點肯定能得分”的水平,待解決掉核心考點、重要考點,進入沖刺復習時再突擊記憶次要考點即可。
總而言之,如果您能做到“核心考點”:一個月不復習仍然能答對;“重要考點”:一個月不復習,結合應用排除法仍然能答對;“次要考點”:考前半個月突擊背誦,大部分可以答對。那么,您2018年的考試分數應當在90分以上。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對“經濟法基礎”而言,考點可分層次,但章節沒有重要和次要之分,任何將整個章節放棄復習的行為都是不理智的。
3.科學做題
(1)選擇與“初級”考試難度相適應的題庫
同樣一個考點,初級的要求,和中級、CPA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考點】企業所得稅——業務招待費的扣除
法律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例題6·單選題】(初級2016年考題)甲公司2015年度取得銷售貨物收入1000萬元,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6萬元,已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甲公司在計算2015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為( )。
A.6萬元
B.5萬元
C.4.97萬元
D.3.6萬元
【解析】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銷售(營業)收入的5‰=1000×5‰=5(萬元),實際發生額的60%=6×60%=3.6(萬元),在稅前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3.6萬元。
【答案】D
【例題7·單選題】(中級2017年考題)甲公司2016年銷售(營業)收入為2200萬元,當年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為60萬元,且能夠提供有效憑證。甲公司在計算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 )萬元。
A.11
B.60
C.36
D.50
【解析】(1)扣除限額1=實際發生額×60%=60×60%=36(萬元),扣除限額2=銷售(營業)收入×5‰=2200×5‰=11(萬元),限額1>限額2,甲公司2016年業務招待費的扣除限額為11萬元;(2)由于實際發生額超過稅法規定的扣除限額,甲公司在計算2016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只能按限額扣除11萬元,超過限額的部分不能扣除。
【答案】A
例題6是初級考題,我們在題干中居然發現了法律規定原文(作為已知條件提供),這近似于開卷考試了。而例題7是中級考題,題干中法律規定原文全然不見,具體的扣除標準是什么,完全需要考生自己記憶。也就是說,在這一考點中,初級要求考生看到規定后會用,中級要求考生把這個規定化為常識隨時會用,顯然,要求是完全不同的。那CPA呢?CPA什么難度?——您真想知道?先把初級考過了再說吧。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您參加的只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沒必要現在就達到CPA考試的水平,所以備考請選擇難度、思路與初級考試匹配的題庫。
本書第二部分“【例題】”、“單元測驗”和“大題精析”中收錄了全部仍有參考價值的初級考試真題(每一道初級考試真題的題干后均標示有考試年份),這是與初級考試水平最為匹配的題庫。由于2018年考試大綱從已經取消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移植了“第2章會計法律制度”,我們也從歷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精選了部分考題、按照初級考試的思路進行了必要改編,在第二部分在作為“【例題】”、“大題精析”提供給大家。本書第二部分在每個章節后還按照略高于初級考試水平的難度提供了“本章進階練習題”,滿足考生鞏固、提高練習的需要。
(2)重視歷年考題演練,掌握解題技巧
歷年考題是與考試命題專家最親密的接觸,是與初級考試難度最匹配的題庫,建議考生充分利用歷年考題,準確把握復習深度、掌握恰當的答題技巧。由于初級考試全卷均為客觀題,且多數為選擇題,考生如果能充分應用選項對比鎖定考查角度、應用排除法解題,將大大降低題目難度、大幅提升答題的準確率。以例題8為例:
【例題8·單選題】根據消費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征收消費稅的是( )。(2017年)
A.超市零售白酒
B.汽車廠銷售自產電動汽車
C.地板廠銷售自產實木地板
D.百貨公司零售高檔化妝品
【解析】(1)是否應稅消費品?電動汽車不屬于消費稅征稅范圍,排除選項B;(2)是否屬于消費稅的納稅環節?選項AD是零售環節,而白酒、高檔化妝品又均不屬于零售環節征收消費稅的應稅消費品,排除選項AD。
【答案】C
命題專家在例題8里挖了兩個“坑”:①選項所涉及的貨物是否屬于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應稅消費品;②選項所描述的銷售環節是否屬于消費稅的納稅環節。如果考生在平常的習題演練中熟悉了命題專家的慣常套路,考場上自然有“火眼金睛”,能夠迅速識別各種“坑”、應用排除法鎖定答案。本書第二部分的考題解析里為大家充分演繹了答題技巧,建議考生認真閱讀。
另外,不得不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由于2018年考試大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選擇歷年考題進行演練時必須選擇按照2018年考試大綱嚴格修訂后的題目,謹防“中毒”。本書第二部分提供的所有考題均嚴格按照2018年考試大綱逐一修訂,由于修訂面積、幅度較大,為了大家的“眼根兒”清靜,在題目中就不再一一標示“修訂”、“調整”、“改編”等字樣了,但我們用良心保證,本書收錄的歷年考題都是“無公害”的。
(3)不能只靠題海戰術,但充分的習題演練是必要的
初級考試的考題有一定的應用性,不理解考點、純粹刷題是無法通過考試的,考生備考不能只靠題海戰術。但是,如果平時對考點只停留在記憶、背誦層面上,很少應用也是無法應對考題的。尤其是稅法部分,可以說沒有經過習題檢驗的“理解”都是假理解。
七、本書的使用方法
本書共分3個部分,其中第2部分對考試大綱的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例解和演練。考試大綱共分8個章節,但各章節“體型”差距較大,本書第2部分對體型過大的章節進行解體,分解成若干單元并視情況配套了單元測驗,方便考生分階段啃下“大部頭”。
相關推薦:
2018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解析 ※ 新手報考指南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