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10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的,其表現形式是成文規定;會計職業道德出自于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其表現形式是不成文規定。()
2. 變造會計資料,是以虛假的經濟業務為前提來編制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目的在于以假充真。()
3.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
4. 原始憑證記賬的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
5. 《會計法》規定,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6.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第一天算起。 ()
7. 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
8. 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對委托人和被審計單位應盡的義務。它與會計責任不能相互替代、減輕或免除。()
9. 取得會計師任職資格的人員,可被聘為單位的總會計師。()
10. 只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從事會計工作,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11. 對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要有計劃地進行輪崗,以促進會計人員全面熟悉業務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12. 對于會計檔案管理崗位,在會計檔案正式移交之前后,均屬于會計崗位。()
13. 會計人員在調動工作或者離職時,在特殊情況下,經過單位負責人、總會計師同意,會計人員可以不辦理交接手續調動工作或離職。()
14. 在會計工作交接中,接替人員在交接時因疏忽沒有發現所接收的會計資料在真實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事后發現了同題,則應由接替人員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5. 會計人員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賬簿或者賬外設賬的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相關推薦: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新教材變化情況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