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 企業出售投資性房地產,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
2. 企業生產車間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計入制造費用。( )
3. 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根據其預計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 )
4.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和出租無形資產取得的收益,均應作為其他業務收入。( )
5. 企業核算的低值易耗品的增減變化以及結存情況時,應當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進行核算,期末在企業的存貨項目進行反映。
6. 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貨的歷史成本。( )
7. 固定資產盤盈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批準后再轉入“營業外收入”中。( )
8.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
9.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資本公積。( )
10. 無形資產成本在取得的當月不進行攤銷,從下月開始進行攤銷。( )
11.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 )
12.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不再提折舊;未提足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必須補提折舊,直至提足折舊為止。( )
13. 企業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原材料,平時收到原材料時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領用或發出原材料時應按計劃成本貸記“原材料”科目,期末再將發出材料和期末結存材料調整為實際成本。( )
14.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
15. 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的,委托方應將交納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
16. 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應計入“銷售費用”科目。( )
17. 企業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如果是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應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借方。( )
18. 由于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不同,期末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存貨項目金額就會不同,當期計算出的利潤也可能不同。( )
19. 企業支付的包裝物押金和收取的包裝物押金均應通過“其他應收款”賬戶核算。( )
20. 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貨的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存貨的估計售價。( )
21. 企業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藥費、房租費等應該在企業的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22. 應收賬款入賬價值的確定中要扣除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后的凈額入賬。( )
23. 預付賬款屬于企業的資產,核算的是企業銷售貨物預先收到的款項。
24. 應收賬款入賬價值的確定中要扣除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后的凈額入賬。( )
25. 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其他應收款進行檢查,預計其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并計提壞賬準備。( )
26. 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記賬的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登記入賬,另一方未能入賬形成的賬款。(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