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應直接結轉,無需編制轉賬憑證。
2.【答案】×
【解析】對于真實、合法、合理但內容不夠完整、填寫有錯誤的原始憑證,應退回給有關經辦人員,由其負責將有關憑證補充完整、更正錯誤或重開后,再辦理正式會計手續。
3.【答案】√
【解析】按照我國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購入貨物尚未支付貨款應分別情況處理。在貨物和發票賬單同時到達的情況下,應按確定的金額,確認為一筆負債,在貨物和發票賬單不是同時到達的情況下,期末在資產負債表上按照估計的金額確認為一筆負債。
4.【答案】√
5.【答案】×
【解析】對每項經濟業務在記入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過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須在同一會計期間全部登記入賬。
6.【答案】√
【解析】企業實際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7.【答案】×
【解析】采用年度計劃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費用,月末終了時不調整制造費用的實際數和計劃數的差額,年度終了時再進行調整。
8.【答案】×
【解析】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時,收入和相關的費用應按以下公式計算:
本年確認的收入=勞務總收入×本年末止勞務的完成程度一 以前年度已確認的收入
本年確認的費用=勞務總成本×本年末止勞務的完成程度一 以前年度已確認的費用
9.【答案】×
10.【答案】√
四、計算分析題
1.【答案】
(1)2007年5月2 日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00
應收股利 10
投資收益 5
貸:銀行存款 415
(2)2007年5月20日
借:銀行存款 10
貸:應收股利 10
(3)2007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0(100×4.2-4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4)2007年12月31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420-100×3.8)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40
(5)2008年1月10日處置
借:銀行存款 39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00
投資收益 10
借:投資收益 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2.【答案】
(1)
借:銀行存款 2000
貸:應付債券—面值 2000
(2)
應計利息=2000×6%×6/12=60萬元
借:在建工程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3)
①2008年6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②2008年12月31日
借:財務費用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4)
①2009年6月30日
借:財務費用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②2009年12月31日
借:財務費用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5)
借:財務費用 60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
(6)
借:應付債券—面值 2000
--應計利息 360
貸:銀行存款 2360
3.【答案】
(1)①2004年該項目的完成程度=90÷200=45%
②2005年該項目的完成程度=180÷200=90%
(2)①2004年該項目的收入=300×45%=135(萬元)
②2004年該項目的費用=200×45%=90(萬元)
③2005年該項目的收入=300×90%-135=135(萬元)
④2005年該項目的費用=200×90%-90=90(萬元)
(3)①借:勞務成本 90
貸:銀行存款 50
應付職工薪酬 40
②借:銀行存款 140
貸:預收賬款 140
③借:預收賬款 13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5
④借:主營業務成本 90
貸:勞務成本 90
4.【答案】
(1)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遞延收益 1000
借:遞延收益 200(1000÷5)
貸:營業外收入 200
(2)
借:銀行存款 100
貸:營業外收入 100
(3)
借:銀行存款 800
貸:遞延收益 800
借:固定資產 800
貸:銀行存款 800
借:制造費用 80(800÷5×6/12)
貸:累計折舊 80
借:遞延收益 80
貸:營業外收入 80
(4)
借:銀行存款 50
貸:營業外收入 50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