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押題試卷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五、綜合題
1、東方公司擬進行一項項目投資,現有甲、乙兩個可供選擇的互斥投資方案。
已知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方案的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為:NCF0=-500萬元,NCF1=-200萬元,NCF2=0萬元,NCF3~9=250萬元,NCF10=280萬元。總投資收益率為25%,基準總投資收益率為20%。
資料二:乙方案在建設起點發生固定資產投資(即形成固定資產的費用)為210萬元,在建設期末發生無形資產投資(即形成無形資產的費用)為25萬元、其他資產投資(即形成其他資產的費用)10萬元、預備費投資5萬元。建設期為1年,資本化利息為8萬元。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折舊法計提折舊,殘值為23萬元。流動資金投資情況為:投產第1年初投資15萬元;投產第2年初投資25萬元。
項目投產后第1~5年每年預計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為40萬元,職工薪酬為30萬元,修理費為20萬元,其他費用為10萬元,每年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額為7萬元;第6~10年每年預計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為90萬元,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為150萬元,每年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額為0萬元。
項目投產后第1~5年每年預計營業收入為240萬元,第6~10年每年預計營業收入為39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城建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率為3%。該企業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
東方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所在行業的基準折現率為16%。乙方案的基準總投資收益率為20%。
要求:
(1)根據資料一,指出甲方案的建設期、運營期、項目計算期、原始投資。
(2)根據資料二,計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標:
①固定資產原值及每年的折舊額;
②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合計、原始投資和項目總投資;
③投產后第1~5年每年的經營成本和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
④投產后各年的應繳增值稅和消費稅;
⑤投產后各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⑥建設期內各年的凈現金流量以及運營期內各年的稅后凈現金流量(按照調整所得稅計算)。
(3)計算甲、乙方案的凈現值。
(4)計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以及乙方案的總投資收益率。
(5)評價甲、乙方案的財務可行性。
(6)計算甲、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確定應該選擇哪個方案。
已知:(P/F,16%,1)=0.8621,(P/A,16%,7)=4.0386,(P/F,16%,2)=0.7432
(P/F,16%,10)=0.2267,(P/A,16%,4)=2.7982,(P/F,16%,6)=0.4104
(P/F,16%,11)=0.1954,(P/A,16%,10)=4.8332,(P/A,16%,11)=5.0284
2、甲公司2010年年初的資產總額為4500萬元、股東權益總額為3000萬元,年末股東權益總額為39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40%;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凈利潤900萬元,年初的股份總數為600萬股(含20萬股優先股,優先股賬面價值80萬元),2010年2月10日,經公司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以年初的普通股股數為基礎,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10股送2股;2010年9月1日發行新股(普通股)150萬股;2010年年末普通股市價為15元/股。甲公司的普通股均發行在外,優先股股利為100萬元/年,優先股賬面價值在2010年沒有發生變化。
2010年6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發行了年利率為3%的可轉換債券12萬份,每份面值1000元,期限為5年,利息每年末支付一次,可轉換債券利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25%,發行結束一年后可以轉換股票,轉換比率為50。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債券在負債成分和權益成份之間的分拆,且債券票面利率等于實際利率。
要求:
(1)計算2010年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年末的市盈率、年末的普通股每股凈資產和市凈率;
(2)簡要說明影響企業股票市盈率的因素;
(3)計算2010年的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時點指標使用平均數計算)
(4)已知2009年銷售凈利率為12%,總資產周轉率為1.2次,權益乘數為1.5,用差額分析法依次分析2010年的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變動對于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