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題】根據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規定,民事訴訟中實行一審終審制的有( )。
A.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
B.適用公示催告程序
C.適用簡易程序
D.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一審判決
【答案】ABD【解析】選項C,簡易程序中的“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
【多選題】仲裁的基本原則包括( )。
A.自愿原則
B.獨立仲裁原則
C.公開仲裁原則
D.一裁終局原則
【答案】ABD【解析】選項ABD均屬于仲裁的基本原則。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是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單選題】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體現仲裁的原則是( )。
A.自愿原則
B.一裁終局原則
C.兩審終審制原則
D.獨立仲裁原則
【答案】B【解析】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
【單選題】下列各項糾紛中,適用《仲裁法》的是( )。
A.孫某與張某因解除收養關系而發生糾紛
B.李某與錢某因財產繼承而發生糾紛
C.A公司與B保險公司因保險標的理賠而發生糾紛
D.納稅人C不服稅務機關凍結其銀行存款的行為而發生的爭議
【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仲裁的適用范圍。適用《仲裁法》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不適用《仲裁法》的情形包括:(1)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2)行政爭議;(3)勞動爭議;(4)農業承包合同。
【單選題】下列解決爭議的方式中,適用于解決橫向關系經濟糾紛的是( )。
A.仲裁和行政復議
B.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C.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
D.仲裁和民事訴訟
【答案】D【解析】仲裁與民事訴訟都是適用于橫向關系經濟糾紛的解決方式。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適用于解決縱向關系經濟糾紛。刑事訴訟不適用于解決經濟糾紛。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
【多選題】在我國,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包括( )。
A.仲裁
B.行政復議
C.行政訴訟
D.刑事訴訟
【答案】ABC【解析】在我國,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不包括刑事訴訟。
【單選題】下列關于法律體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B.刑法是規范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C.行政法是規范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D.行政行為由行政機關單方面作出,但需要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平等協商
【答案】D【解析】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地位不平等,行政行為由行政機關單方面依法作出,不需要雙方平等協商。所以選項D表述不正確。
【單選題】下列關于我國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民法、商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也就是橫向法律關系
B.行政法調整的是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發生的法律關系,也就是縱向法律關系
C.經濟法既有調整縱向法律關系的,也有調整橫向法律關系的
D.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不調整因仲裁行為發生的法律關系
【答案】D【解析】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調整因訴訟活動和非訴訟活動產生的社會關系,所以可以調整因仲裁行為發生的法律關系。
【單選題】下列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的是( )。
A.房屋的出租者和承租者之間的租賃關系
B.有限責任公司和合伙企業的購銷關系
C.稅務局和企業之間的征納稅關系
D.公民甲和乙的離婚糾紛
【答案】C【解析】民法調整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以及人身關系,所以選項ABD屬于民法的調整范圍;稅務局和企業之間的征納稅關系屬于行政管理人和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的關系,屬于行政法的調整范圍。
【多選題】下列屬于實體法的有( )。
A.民法
B.勞動法
C.行政法
D.刑事訴訟法
【答案】ABC【解析】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
【多選題】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作不同的分類。下列關于法的分類,表述正確的有( )。
A.根據法的內容,可以將法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就是憲法,普通法指憲法以外的法律
C.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可以將法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
D.實體法指從實際內容上規定主體權利和義務的法律,如民事訴訟法
【答案】AB【解析】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可以將法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因此選項C錯誤。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因此選項D錯誤。
【單選題】下列關于法的分類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按照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進行分類時,刑法屬于特別法
B.國內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
C.憲法是根本法,是普通法立法的依據
D.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類,可以將法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答案】C【解析】按照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進行分類時,刑法屬于一般法,選項A錯誤;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國內法的主體主要是該國的公民和社會組織,選項B錯誤;根據法的內容進行分類,可以將法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而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進行分類,可以將法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選項D錯誤。
【多選題】根據適用法的效力原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經濟特區法規的變通規定優先
B.特別法優于一般法
C.上位法優于下位法
D.部門規章高于行政法規
【答案】ABC【解析】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行政法規的效力要高于部門規章的效力,因此選項D錯誤。
【單選題】下列關于適用法的效力原則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B.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C.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直接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D.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答案】C【解析】根據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多選題】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法規的有( )。
A.《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B.《總會計師條例》
C.《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D.《安徽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
【答案】AB【解析】選項CD屬于地方性法規。
【單選題】行政法規是由( )制定并發布的法律規范。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財政部
D.國家稅務總局
【答案】A【解析】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并發布的法律規范。
【多選題】訂立遺囑的行為屬于法律行為中的( )。
A.要式行為
B.意思表示行為
C.單方行為
D.積極行為
【答案】ABCD【解析】訂立遺囑要簽訂合同或者協議,因此屬于要式行為;訂立遺囑時只需要立遺囑人作出單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因此屬于意思表示行為,單方行為;而且訂立遺囑是積極的作出意思表示,因此屬于積極行為,ABCD四個選項均正確。
【單選題】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將法律行為分為( )。
A.單方行為與多方行為
B.自主行為與代理行為
C.要式行為與非要式行為
D.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
【答案】A【解析】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將法律行為分為單方行為與多方行為。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法律事件的有( )。
A.偷盜
B.森林大火
C.人的死亡
D.購買設備
【答案】BC【解析】選項AD屬于法律行為。
【單選題】下列會直接影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是( )。
A.法律事實
B.客體
C.主體
D.行為
【答案】A【解析】任何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都要有法律事實的存在。
【多選題】王某與某醫院簽訂協議,承諾死后將自己的腎臟無償捐贈給該醫院,用于幫助其他患者。則下列關于王某與該醫院形成的法律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王某與該醫院
B.法律關系的內容是王某死后將自己的腎臟捐贈給該醫院,用于幫助其他患者
C.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王某的腎臟
D.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王某
【答案】ABC【解析】本題中法律關系的客體應該是王某的腎臟而非王某。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可以成為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電力
B.發明專利
C.勞務行為
D.人體器官
【答案】ABCD【解析】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選項AD)、人格人身、非物質財富(選項B)、行為(選項C)。
【多選題】在我國,下列可以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陽光
B.貨幣
C.天然氣
D.商標權
【答案】BCD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法律關系客體的是( )。
A.土地
B.非物質財富
C.生產經營行為
D.自然人
【答案】D【解析】選項D屬于法律關系的主體。
【單選題】甲、乙雙方簽訂一份房屋裝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客體是( )。
A.被裝修的房屋
B.甲與乙
C.乙方承攬的裝修勞務行為
D.甲乙雙方承擔的權利和義務
【答案】C【解析】一般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物、人格人身、非物質財富和行為,本題屬于行為,所以甲、乙雙方簽訂房屋裝修合同而形成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裝修勞務行為。即該法律關系客體并不是乙方裝修的房屋,而是乙方承攬的裝修勞務的行為。
【多選題】根據法律關系主體能否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以及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國將自然人劃分的類型有( )。
A.完全行為能力人
B.限制行為能力人
C.無行為能力人
D.不完全行為能力人
【答案】ABC【解析】根據法律關系主體能否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以及能否控制自己的行為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國將自然人劃分為三類: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
【單選題】下列關于法律關系主體資格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法律關系主體資格包括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B.權利能力是自然人或組織能夠成為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
C.法人的權利能力自成立時產生,至終止時消滅
D.只有自然人具有權利能力,法人和其他組織沒有權利能力
【答案】D【解析】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和組織,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都具有權利能力。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能夠成為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
A.公民
B.國家
C.自然物
D.非物質財富
【答案】AB【解析】選項CD,屬于法律關系的客體。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我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
A.信息產業部
B.某有限責任公司
C.某文藝團體
D.社會團體
【答案】ABCD【解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公民)、組織(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國家。所以本題ABCD均可以成為法律關系主體。
【單選題】小張和甲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小張向銀行借款10萬元,銀行當日交付借款,小張一年后歸還利息和本金共11萬元。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 )。
A.借款合同
B.利息和本金11萬元
C.借款10萬元
D.小張和甲銀行
【答案】D【解析】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沖刺習題匯總 | 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
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習題匯總 | 《各科目》考情分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