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練習題:居民企業所得稅
(不定項選擇)乙公司為居民企業,主要從事貨物生產和銷售,2018年有關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取得不含稅銷售收入2 500萬元,銷售成本1 343萬元;
(2)發生銷售費用670萬元(其中廣告費420萬元);管理費用40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15萬元,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100萬元);財務費用60萬元;
(3)稅金160萬元(其中含增值稅120萬元,消費稅1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13萬元,資源稅17萬元);
(4)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工資總額150萬元,撥繳職工工會經費3萬元,支出職工福利費25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4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 乙公司在計算2018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廣告費和三新技術開發費用納稅調整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廣告費可以全額扣除
B.廣告費需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5萬元
C.三新技術開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75%
D.三新技術開發費用可以據實扣除
【答案】BC【解析】選項AB,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實際發生額420萬元>銷售營業收入的15%=2 500×15%=375(萬元),準予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為375萬元,實際扣除420萬元,應納稅調增420-375=45(萬元);選項CD,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50%。
2. 乙公司繳納的下列稅金,在計算2018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扣除的是( )。
A.消費稅
B.增值稅
C.資源稅
D.城市維護建設稅
【答案】ACD【解析】選項B,屬于價外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選項ACD,記入“稅金及附加”科目,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
3. 乙公司在計算2018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費用的稅務處理,錯誤的是( )。
A.業務招待費可以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B.業務招待費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調增所得額6萬元
C.支付的稅收滯納金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D.支付的稅收滯納金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答案】AC【解析】選項AB,業務招待費發生額的60%=15×60%=9(萬元)<銷售營業收入的5‰=2 500×5‰=12.5(萬元),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9萬元,實際扣除額為15萬元,應納稅調增=15-9=6(萬元);選項CD,稅收滯納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4. 乙公司在計算2018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的稅務處理,正確的是( )。
A.職工工會經費可以按實際發生額3萬元稅前扣除
B.職工福利費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萬元
C.職工教育經費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萬元
D.超過扣除限額標準的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結轉下年繼續抵扣
【答案】ABCD【解析】選項A,工會經費實際發生額3萬元=實發工資總額的2%=150×2%=3萬元,可以據實扣除;選項B,職工福利費實際發生額25萬元>實發工資總額的14%=150×14%=21萬元,準予按限額扣除21萬元,實際扣除25萬元,應納稅調增=25-21=4(萬元);選項C,職工教育經費實際發生額14萬元>實發工資總額的8%=150×8%=12萬元,準予按限額扣除12萬元,實際扣除14萬元,應納稅調增=14-12=2(萬元);選項D,超過扣除限額標準的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結轉下年繼續抵扣。
精選練習題:印花稅
(單選題)印花稅的納稅方式包括自行貼花、匯貼匯繳和委托代征,其中一份憑證應納稅額超過一定金額的,應當采用匯貼方式納稅,該金額是( )。
A.50元
B.100元
C.500元
D.1 000元
【答案】C
精選練習題:車船稅(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免予繳納車船稅的是( )。
A.非機動駁船
B.純電動商用車
C.政府機關公務用車
D.出租車
【答案】B【解析】選項A,減半征收車船稅;選項B,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如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免征車船稅;選項CD,全額繳納車船稅。
精選練習題:耕地占用稅(多選題)根據耕地占用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占用耕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行為,適用稅額可以適當低于當地占用耕地適用稅額的有( )。
A.園地
B.農田
C.林地
D.草地
【答案】ACD【解析】占用園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以及養殖灘涂等其他農用地建房或者從事非農業建設的,應征收耕地占用稅,適用稅額可以適當低于當地占用耕地的適用稅額。
精選練習題:車輛購置稅(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車輛購置稅納稅人的有( )。
A.購買私家車并自用的個人
B.進口車輛并對外出售的單位
C.將自產汽車自用的單位
D.獲獎取得汽車并自用的個人
【答案】ACD【解析】選項B,不屬于自用,不繳納車輛購置稅。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沖刺習題匯總 | 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
2019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習題匯總 | 《各科目》考情分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