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押題試卷 |
第 10 頁:答案及解析 |
3、某企業2010年的財務資料如下:
(1)營業收入1500萬元,繳納營業稅金及附加330萬元;
(2)銷售成本700萬元;
(3)管理費用270萬元;
(4)財務費用105萬元;
(5)營業外收入200萬元,投資收益300萬元,其中包括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100萬元,國債轉讓收益150萬元,股票轉讓凈收益50萬元;
(6)營業外支出300萬元,其中包括違法經營罰款10萬元,公益性捐贈支出80萬元。
由于該企業發生重大人事變動,直至2011年6月20日,該企業才向稅務機關報送了納稅申報表及其他相關資料。
已知該企業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要求: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企業當年取得國債、股票的相關收益是否納稅?
(2)企業當年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的限額計算基數是什么?計算比例為多少?
(3)計算該企業2010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4) 該企業于2011年6月20日進行納稅申報是否符合規定?并說明理由。
五、綜合題
1、A上市公司專門從事工業設備生產銷售,其產品主要的市場在甲地,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0萬元,2007年末經審計資產總額為50000萬元,經審計負債總額為30000萬元,企業2008年之前沒有擔保業務。
2008年A公司召開的董事會會議情形如下:
(1)該公司共有董事7人,其中有1名是A公司的子公司B的董事。董事會有6人親自出席,其中包括B公司的董事。列席本次董事會的監事張某向會議提交另一名因故不能到會的董事出具的代為行使表決權的委托書,該委托書委托張某代為行使本次董事會的表決權。
(2)另外,董事會通過了一項與B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的決定,經確認,除B公司的董事未參與表決外,剩余的5名董事全部通過。
(3)董事會會議結束后,以上所有決議事項均載入會議記錄,并由出席董事會會議的全體董事和列席會議的監事簽名后存檔。
另外,該公司2008年還發生以下與商業競爭有關的事項:
(1)甲地從事工業設備生產銷售的廠家還包括C公司、D公司,為了鞏固甲地該產品的市場利潤,A公司、C公司和D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約定了三家廠商生產的同類機器設備的基準價格,最多上浮50%,締約的任何一方不得低于該基準價格,否則會受到相應的制裁。
(2)A公司為了進一步維護產品價格,還與下游的各經銷商達成了關于限定轉售價格的協議。根據該協議約定,A公司的經銷商轉售各種型號設備必須遵照約定的最低價格,對于銷售不暢的經銷商由A公司給予一定的優惠條件,但絕對不允許降價銷售。
(3)A公司在乙地市場銷售額為1500萬元,經相關部門測算,工業設備在當地市場的銷售額總量為1億元,在乙地市場上還有一家經營者E公司,該公司與A公司雖然都屬于工業設備的生產商,但由于各自側重于當地不同的市場,因此之間不存在實質競爭,E公司在乙地的市場銷售額為6500萬元,A公司為了搶占并擴展乙地的市場,當年準備并購該經營者60%的股份,并購前A公司和E公司2007年營業額資料如下:
營業額 |
他國市場營業額 |
中國市場營業額 |
A公司 |
0.5億元 |
11億元 |
E公司 |
0.3億元 |
10億元 |
合計 |
0.8億元 |
21億元 |
另知,A公司并購前未持有該經營者任何的股份,也沒有被同一股東持有股份,不存在任何的關聯關系。
要求:根據公司法律制度和反壟斷法律制度的規定,分析說明下列問題:
(1)董事會出席人數是否符合規定?在董事會會議中張某是否能接受委托代為行使表決權?分別說明理由?
(2)董事會通過了一項與B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的決定是否合法?并說明理由。
(3)董事會會議記錄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4)A公司與C公司、D公司達成的協議屬于何種協議?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5)A公司與其下游經銷商達成的協議屬于何種協議?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6)A公司并購E公司是否屬于反壟斷法規定的經營者集中?并購之前是否需要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并說明理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