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不定項選擇題 |
(31)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收入的有( )。
A: 企業代國家收取的增值稅
B: 處置固定資產取得價款
C: 因其他企業違約收取罰款
D: 出售原材料取得價款
答案:A,B,C
解析:
企業處置固定資產、因其他企業違約收取罰款等,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屬于企業的利得而不是收入。企業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如企業代國家收取的增值稅等,不構成本企業的收入。
(32)成本計算分批法的特點是( )。
A: 產品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計算不定期
B: 一般不存在在產品與完工產品之間分配成本的問題
C: 比較適用于冶金、紡織、造紙行業企業
D: 成本計算期與財務報告期不一致
答案:A,B,D
解析:分批法計算成本的主要特點 :①成本核算對象是產品的批別。②產品成本計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但與財務報告期不一致。③在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時,一般不存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成本的問題。分批法主要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如造船、重型機器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業的新產品試制或試驗的生產、在建工程及設備處理作業等。
(33)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適用于( )。
A: 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小
B: 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
C: 各月末在產品數量雖大,但各月之間變動不大
D: 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
答案:A,C
解析: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34) 下列關于資本公積與實收資本(或股本)、留存收益的區別,說法正確的有( )。
A:
實收資本(或股本)體現了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而資本公積并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
B:
實收資本(或股本) 的構成比例是企業清算時確定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的依據,資本公積的用途主要是用來轉增資本(或股本)
C: 留存收益來源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利潤,資本公積的來源不是企業實現的利潤
D:
實收資本(或股本) 的構成比例是企業清算時確定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的依據,資本公積的用途主要是用來彌補虧損
答案:A,B,C
解析:
資本公積是投資者的出資中超出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留存收益是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業的內部積累,來源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利潤。資本公積的來源不是企業實現的利潤,而主要來自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等。
(35) 下列各項中,應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的有( )。
A: 無償向車間生產工人發放的勞保用品
B: 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經濟補償
C: 無償向職工提供的租賃住房每期應支付的租金
D: 企業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答案:B,C
解析:
無償向車間生產工人發放的勞保用品屬于職工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應計人生產費用 ;企業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職工個人的行為,與企業無關,不屬于職工薪酬的范疇。
(36)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經有關因素調整后的結果,這些調整因素包括( )。
A: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B: 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C: 加上或減去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的面值乘以票面利率得到的應收利息
D: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答案:A,B,D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