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多選題 |
第 11 頁:多選題答案 |
154.
[答案] ABCD
[解析] 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具體表現為: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 )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所購建或者生產的固定資產與設計要求或者合同要求相符合或者基本相符;繼續發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如果所購建固定資產需要試生產或者試運行,則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時,或者試運行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運轉或者營業時,就應當認為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所以此題選項ABCD均正確。
[該題針對“借款費用資本化時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55.
[答案] ABC
[解析] 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占用一般借款的,企業應當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故選項D應考慮資產支出。
[該題針對“資產支出”知識點進行考核]
156.
[答案] ABCD
[解析]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Σ(所占用每筆一般借款本金×每筆一般借款在當期所占用的天數/當期天數)。
如果借款是企業發行的債券,那么計算借款的實際利息費用時還應考慮溢折價的攤銷。上述四個選項都正確。
[該題針對“一般借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157.
[答案] BCD
[解析] 選項A罰款和滯納金的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予扣除的金額(為零)之間的差額,即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認”知識點進行考核]
158.
[答案] AD
[該題針對“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159.
[答案] AD
[解析] 一般根據下面幾種情況判斷:
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該題針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160.
[答案] AB
[解析] 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會減少資產的賬面價值,但稅法規定在發生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所以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不影響計稅基礎,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相等,產生暫時性差異,故選項A是正確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的變動,會影響其賬面價值,但在持有期間稅法上不認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其計稅基礎為其取得成本,所以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會產生暫時性差異,故選項B是正確的;企業的非公益性對外捐贈支出,按稅法規定是不允許稅前扣除的,不產生暫時性差異,故選項C不正確;企業違反合同協議而支付的違約金,會計和稅法的處理一致,不產生暫時性差異,故選項D不正確。
[該題針對“暫時性差異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2010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梳理